太常奏:“今建东京,而宗庙、社稷皆在西京,请迁置大梁。”敕旨:“且仍旧。”
戊戌,大赦。
杨延艺故将吴权自爱州举兵攻皎公羡于交州,公羡遣使以赂求救于汉。汉主欲乘其乱而取之,以其子万王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徙封交王,将兵救公羡,汉主自将屯于海门,为之声援。汉主问策于崇文使萧益,益曰:“今霖雨积旬,海道险远,吴权桀黠,未可轻也。大军当持重,多用乡导,然后可进。”不听。命弘操帅战舰自白藤江趣交州。权已杀公羡,据交州,引兵逆战,先于海口多植大弋,锐其首,冒之以铁,遣轻舟乘潮挑战而伪遁,弘操逐之,须臾潮落,汉舰皆碍铁杙不得返,汉兵大败,士卒覆溺者太半;弘操死,汉主恸哭,收馀众而还。先是,著作佐郎侯融劝汉主弭兵息民,至是以兵不振,追咎融,剖棺暴其尸。益,仿之孙也。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篇《望月怀远》;此诗描绘了明月高悬夜空,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这是一部描写理想社会的小说,通过一个渔人误入桃花源的经历,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观沧海》取自东晋末年诗人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这首诗是曹植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展现了他宏大的气魄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提出了著名的“格物致知”等思想,为个人修养和社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显德六年的历史事件,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描绘了黄鹤楼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唐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之一,它不仅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强调了道德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抒情佳作。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揭露了统治者的贪婪和人民的疾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批评精神。

《后晋纪二》出自《资治通鉴》,其中收录了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的史事,涉及了当时的一些重要政治事件和文化活动。

《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表达爱情美好的诗歌,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恋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追求,体现了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色。}
资治通鉴简介及译文
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智慧

  1. 书籍概述
  • 编纂目的及其意义
  • 主要内容概览
  • 影响及评价
  1. 内容摘要
  • 主要事件梳理
  • 关键人物介绍
  • 历史背景分析
  1. 相关诗词鉴赏
  • 赏析代表性诗句
  • 诗歌与历史的关联
  • 诗歌在史料中体现作用
  1. 相关典故解析
  • 典故背后故事
  • 典故对现代生活启示
  • 传统典故在现代社会传承
  1. 读者互动环节
  • 提问与答疑
  • 分享读后感
  • 讨论会形式互动
  1. 学习资源推荐
  • 推荐阅读材料列表
  • 相关历史研究文献
  • 辅助阅读工具推荐
  1. 结尾与展望
  • 总结学习心得
  • 未来学习目标与计划
  • 期待读者反馈与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