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加楚王希范天策上将军,赐印,听开府置官属。
辛亥,唐徙吉王景遂为寿王,立寿阳公景达为宣城王。
乙卯,唐镇海节度使兼中书令梁怀王徐知谔卒。
唐人迁让皇之族于泰州,号永宁宫,防卫甚严。康化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珙称疾,罢归永宁宫。乙丑,以平卢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琏为康化节度使;琏固辞,请终丧,从之。
唐主将立齐王璟为太子,固辞;乃以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判六军诸卫、守太尉、录尚书事、升、扬二州牧。
闽判六军诸卫建王继严得士心,闽主忌之,六月,罢其兵柄,更名继裕;以弟继镛判六军,去诸卫字。林兴诈觉,流泉州。望气者言宫中有灾,乙未,闽主徙居长春宫。
秋,七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出于行伍,性粗率,恃勇骄暴,每谓人曰:“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府廨有幡竿高数十尺,尝挟弓矢谓左右曰:“我能中竿上龙首者,必有天命。”一发中之,以是益自负。帝之遣重荣代秘琼也,戒之曰:“琼不受代,当别除汝一镇,勿以力取,恐为患滋深。”重荣由是以帝为怯,谓人曰:“秘琼匹夫耳,天子尚畏之,况我以将相之重,士马之众乎!”每所奏请多逾分,为执政所可否,意愤愤不快,乃聚亡命,市战马,有飞扬之志。帝知之,义武节度使皇甫遇与重荣姻家,甲辰,徙遇为昭义节度使。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纪三

戊申,楚王希范受封为天策上将军,并获赐印信,准予开府置官属。此乃朝廷对楚王希范的尊崇与信赖,表明其军事统帅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为其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法律和物质支持,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决策,有效指挥军队作战。

辛亥,唐帝将吉王景遂升为寿王,立寿阳公景达为宣城王。这一举措体现了唐帝对吉王景遂的信任与重用,以及对其家族成员的认可和提拔。此举不仅提升了家族成员的地位,也增强了皇室的凝聚力,为唐室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乙卯,镇海节度使兼中书令梁怀王徐知谔去世。镇海节度使是唐朝重要的军事职务之一,负责沿海一带的军事防御和征伐。徐知谔作为此职的重要将领,其去世对于唐室的军事力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也反映出唐代高层将领的频繁更迭和军事斗争的激烈。

唐主计划立齐王璟为太子,但齐王璟固辞不受。最终,唐帝决定任命诸道兵马大元帅、判六军诸卫、守太尉、录尚书事、升、扬二州牧等职务的平卢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琏为齐王璟的替代人选。这一举措显示了唐主对于皇位继承人选择的谨慎和对杨琏能力的充分信任。

闽主因让皇之族不安,六月下令将他们迁移到泰州,并称此地为“永宁宫”,以加强监管。此举反映了闽主对让皇势力的防范和打击,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坚定决心,以及对让皇家族成员的特殊关注。

望气者言宫中有灾,唐主遂移居长春宫。长春宫位于皇宫内,被视为吉祥之地,因此此次变动可能与宫中发生的某种不祥预兆有关,或是出于对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考虑。

秋,七月,庚子朔,出现日食。这是一次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文化中,它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唐代,日食被视为不吉之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息和解决。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出身行伍,性格粗率且自大,常常夸耀自己的实力和地位。然而,他也因恃勇骄横而受到皇帝的警告,这反映了当时官场上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同时,安重荣的自负态度也为日后的祸乱埋下了伏笔。

帝派遣安重荣代替秘琼,并告诫他:“如果你不接受这个任务,我会另外给你找一个位置。不要试图通过武力取得职位,否则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安重荣因此认为皇帝对自己能力有所怀疑,心生不满。

义武节度使皇甫遇与安重荣是姻亲关系。皇帝为了安抚安重荣的情绪,特意将他调离原地为昭义节度使。然而,这一调整并未完全缓解安重荣的疑虑和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