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曦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将兵四万击延政。师逵军于建州城西,行真军于城南,皆阻水置营,焚城外庐舍。延政求救于吴越,壬戌,吴越王元瓘遣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将兵四万救之,丞相林鼎谏,不听。三月,戊辰,师逵分兵三千,遣都军使蔡弘裔将之出战,延政遣其将林汉彻等败之于茶山,斩首千馀级。
安彦威、王建立皆请致仕;不许。辛未,以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刘知远为鄴都留守,徙彦威为归德节度使,加兼侍中。癸酉,徙建立为昭义节度使,进爵韩王;以建立辽州人,割辽、沁二州隶昭义。徙建雄节度使李德珫为北都留守。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安从进恃其险固,阴蓄异谋,擅邀取湖南贡物,招纳亡命,增广甲卒;元随都押牙王令谦、押牙潘知麟谏,皆杀之。及王建立徙潞州,帝使问之曰:“朕虚青州以待卿,卿有意则降制。”从进对曰:“若移青州置汉南,臣即赴镇。”帝亦不之责。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二 · 后晋纪三
【原文】:二月,曦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将兵四万击延政。师逵军于建州城西,行真军于城南,皆阻水置营,焚城外庐舍。延政求救于吴越,壬戌,吴越王元瓘遣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将兵四万救之,丞相林鼎谏,不听。三月,戊辰,师逵分兵三千,遣都军使蔡弘裔将之出战,延政遣其将林汉彻等败之于茶山,斩首千馀级。
【译文】:二月时,晋高祖派遣统军使潘师逵和吴行真率领四万军队进攻南唐的延政。潘师逵的军队驻扎在建州城的西面,而吴行真则驻扎在城东面。两军都选择在靠近水的地方扎营,并且烧毁了城外的民房来保护自己的部队。南唐延政向吴越请求支援,吴越王钱元瓘派出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和内都监使薛万忠带兵四万人前去救援。宰相林鼎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没有得到采纳。到了三月,戊辰日,潘师逵又派部下三千人出城应战,南唐延政命令他的将领林汉彻等人在茶山打败了晋军,并斩杀一千余名敌军士兵。
【注释】:
- 天福四年:指的是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在位的时间。
- 曦:指的是晋高祖的年号“天福”。
- 延政:南唐的君主刘延庆。
- 吴越:指当时的吴越国。
- 吴越王:吴越国的君主钱元瓘,字元瓘。
- 吴越王元年:吴越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 吴越国王:吴越国的统治者钱元瓘被尊称为吴越国王。
- 仰仁诠:吴越的宰相。
- 薛万忠:吴越国的另一位重要官员。
- 林鼎:当时担任宰相的角色,他对军事行动提出了反对意见。
赏析:
此段记载了晋高祖在其统治期间的重要军事行动。通过这次战役,我们可以看到晋高祖试图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周边小国的军事策略及处理方式。此外,从这些军事行动中,可以感受到晋高祖时期的政治斗争与战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