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主自以专权取吴,尤忌宰相权重,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建勋执政岁久,欲罢之。会建勋上疏言事,意其留中,既而唐主下有司施行。建勋自知事挟爱憎,密取所奏改之;秋,七月,戊辰,罢建勋归私第。
帝忧安重荣跋扈,己巳,以刘知远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复以辽、沁隶河东;以北京留守李德珫为鄴都留守。知远微时,为晋阳李氏赘婿,尝牧马,犯僧田,僧执而笞之。知远至晋阳,首召其僧,命之坐,慰谕赠遗,众心大悦。
吴越府署火,宫室府库几尽。吴越王元瓘惊惧,发狂疾,唐人争劝唐主乘弊取之,唐主曰:“奈何利人之灾!”遗使唁之,且赒其乏。
闽主曦自称大闽皇,领威武节度使,与王延政治兵相攻,互有胜负,福、建之间,暴骨如莽。镇武节度判官晋江潘承祐屡请息兵修好,延政不从。闽主使者至,延政大陈甲卒以示之,对使者语甚悖慢;承祐长跪切谏,延政怒,顾左右曰:“判官之肉可食乎!”承祐不顾,声色愈厉,闽主曦恶泉州刺史王继严得众心,罢归,鸩杀之。
唐主以专权取吴,尤为忌惮宰相权重。后晋高祖在位期间,采取了政治改革、军事行动、对外战争等措施来巩固皇权,并试图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
唐主自以专权取吴:
唐主在夺取吴国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权力欲和独裁性格,他深知自己的行动对国家政治格局的影响深远。唐主在夺取吴国后,尤其忌惮宰相权重的情况。由于他意识到宰相的权力若不受制衡,将对国家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他决定采取措施削弱甚至消除宰相的势力。
采取的措施:
政治改革:为了改变朝政的僵化,唐主开始推动一系列政治改革。他任命李建勋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赋予其实际的行政权力,以加强皇权的集中。
军事行动:面对宰相权势过大的问题,唐主通过派遣使者进行慰问,并在必要时下放权力给地方官员,以缓解宰相的权力压力。
外交活动:此外,唐主还派遣使节出使辽国,以显示他对外交政策的掌控能力,并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限制了其他宰相在外交方面的独立性。
经济措施:鉴于财政问题可能导致内乱,唐主打起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调整税收制度,加强对国库的管理,以及推行一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财政政策。
军事部署:针对潜在的政变威胁,唐主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维护,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