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玄默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
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军入城,杀守陴民二万人,执安重荣,斩之。杜重威杀导者,自以为功。庚申,重荣首至鄴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
癸亥,改镇州为恒州,成德军为顺国军。
丙寅,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莹为侍中,以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兼侍中。安重荣私财及恒州府库,重威尽有之,帝知而不问。又表卫尉少卿范阳王瑜为副使,瑜为之重敛于民,恒人不胜其苦。
张式父鐸诣阙讼冤。壬午,以河阳节度使王周为彰义节度使,代张彦泽。
闽主曦立皇后李氏,同平章事真之女也;嗜酒刚愎,曦宠而惮之。
彰武节度使丁审琪,养部曲千人,纵之为暴于境内;军校贺行政与诸胡相结为乱,攻延州,帝遣曹州防御使何重建将兵救之,同、鄜援兵继至,乃得免。二月,癸已,以重建为彰武留后,召审琪归朝。重建,云、朔间胡人也。唐左丞相宋齐丘固求豫政事,唐主听入中书;又求领尚书省,乃罢侍中寿王景遂判尚书省,更领中书、门下省,以齐丘知尚书省事;其三省事并取齐王璟参决。齐丘视事数月,亲吏夏昌图盗官钱三千缗,齐丘判贷其死;唐主大怒,斩昌图。齐丘称疾,请罢省事,从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三·后晋纪四》原文如下: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军入城,杀守陴民二万人,执安重荣,斩之。杜重威杀导者,自以为功。庚申,重荣首至鄴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癸亥,改镇州为恒州,成德军为顺国军。丙寅,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莹为侍中,以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兼侍中。安重荣私财及恒州府库,重威尽有之,帝知而不问。又表卫尉少卿范阳王瑜为副使,瑜为之重敛于民,恒人不胜其苦。张式父鐸诣阙讼冤。壬午,以河阳节度使王周为彰义节度使,代张彦泽。闽主曦立皇后李氏,同平章事真之女也;嗜酒刚愎,曦宠而惮之。彰武节度使丁审琪,养部曲千人,纵之为暴于境内;军校贺行政与诸胡相结为乱,攻延州,帝遣曹州防御使何重建将兵救之,同、鄜援兵继至,乃得免。二月,癸已,以重建为彰武留后,召审琪归朝。重建,云、朔间胡人也。唐左丞相宋齐丘固求豫政事,唐主听入中书;又求领尚书省,乃罢侍中寿王景遂判尚书省,更领中书、门下省,以齐丘知尚书省事;其三省事并取齐王璟参决。齐丘视事数月,亲吏夏昌图盗官钱三千缗,齐丘判贷其死;唐主大怒,斩昌图。齐丘称疾,请罢省事,从之。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春季,正月,丁巳日,镇州的牙将由西郭水碾门引导官军进入城中,杀死守卫城墙的民众两万多人,抓获了安重荣。杜重威杀害引导他的人,以为自己的功劳。庚申日,安重荣的首级抵达邺都城,皇帝命令用漆涂抹他的尸体,然后装进木匣送给契丹。癸亥日,将镇州改称为恒州,将成德军改为顺国军。丙寅日,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莹为侍中,任命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兼侍中。安重荣的私人财产和恒州府库全部被杜重威占有,皇帝知道这件事却不追究。又上表推荐卫尉少卿、范阳王瑜担任副使,瑜为了加重对民众的征收而向民众施加重税,恒州人民承受不住这种沉重的负担。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中国五代十国的兴衰历程。这部作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资治通鉴》的编纂始于北宋司马光,历时19年完成。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运用了大量的史料来说明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真相。

在《资治通鉴》中,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都被详细地记载了下来。例如,安重荣被抓获并处死的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统治者之间的权力争夺。此外,《资治通鉴》还记录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等。这些事件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资治通鉴》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司马光在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事实。这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了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经典。同时,《资治通鉴》也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文学巨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