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寝疾,以其子秦王弘度、晋王弘熙皆骄恣,少子越王弘昌孝谨有智识,与右仆射兼西御院使王翷谋出弘度镇邕州,弘熙镇容州,而立弘昌。制命将行,会崇文使萧益入问疾,以其事访之。益曰:“立嫡以长,违之必乱。”乃止。丁丑,高祖殂。高祖为人辨察,多权数,好自矜大,常谓中国天子为“洛州刺史”。岭南珍异所聚,每穷奢极丽,宫殿悉以金玉珠翠为饰。用刑惨酷,有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砲炙、烹蒸之法;或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之,谓之水狱。同平章事杨洞潜谏,不听。末年尤猜忌;以士人多为子孙计,故专任宦者,由是其国中宦者大盛。
秦王弘度即皇帝位,更名玢。以弘熙辅政,改元光天;尊母赵昭仪曰皇太妃。
契丹以晋招纳吐谷浑,遣使来让。帝忧悒不知为计;五月,己亥,始有疾。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三 · 后晋纪四
汉高祖(赵石敬瑭)在位期间,面对其子秦王赵弘度及晋王赵弘熙骄纵的情况,少子越王赵弘昌则表现出孝顺且有智识。他与右仆射兼西御院使王翷密谋,欲将两位不肖之子调离京城,以立弘昌为储君。然而,此事计划尚未付诸行动时,恰逢崇文使萧益入宫探病,得知此事并进言高祖。最终,因立嫡以长的原则,高祖决定停止此次计划。不久,高祖因病去世。
高祖为人聪慧且有权术,喜欢自诩为中国天子。他常自称“洛州刺史”,对岭南的珍稀物品极为珍视,宫殿装饰华丽,使用严厉的刑罚,包括灌鼻、割舌等酷刑。他还特别设立了水狱,将毒蛇放入水中,让有罪之人投河,以此作为刑罚。在杨洞潜劝谏无效的情况下,高祖晚年变得异常猜忌,认为士人多为子孙打算,因此专任宦官治理国家,导致宫中宦官势力大增。
当契丹因晋招纳吐谷浑而遣使来责问时,晋帝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五月己亥日,高祖终于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