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武节度使李殷,安国留后方太,皆降于契丹。契丹主以孙方简为义武节度使,麻答为安国节度使,以客省副使马崇祚权知恒州事。
契丹翰林承旨、吏部尚书张砺言于契丹主曰:“今大辽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犹将失之。”契丹主不从。引兵自邢、相而南,杜威将降兵以从。遣张彦泽将二千骑先取大梁,且抚安吏民,以通事傅住兒为都监。
杜威之降也,皇甫遇初不预谋。契丹主欲遣遇先将兵入大梁,遇辞。退,谓所亲曰:“吾位为将相,败不能死,忍复图其主乎!”至平棘,谓从者曰:“吾不食累日矣,何面目复南行!”遂扼吭而死。
张彦泽倍道疾驱,夜度白马津。壬申,帝始闻杜威等降。是夕,又闻彦泽至滑州,召李崧、冯玉、李彦韬入禁中计事,欲诏刘知远发兵入援。癸酉,未明,彦泽自封丘门斩关而入,李彦韬帅禁兵五百赴之,不能遏。彦泽顿兵明德门外,城中大扰。帝于宫中起火,自携剑驱后宫十馀人将赴火,为亲军将薛超所持。俄而彦泽自宽仁门传契丹主与太后书慰抚之,且召桑维翰、景延广,帝乃命灭火,悉开宫城门。帝坐苑中,与后妃相聚而泣,召翰林学士范质草降表,自称“孙男臣重贵,祸至神惑,运尽天亡。今与太后及妻马氏,举族于郊野面缚待罪次。遣男镇宁节度使延煦、威信节度使延宝,奉国宝一、金印三出迎。”太后亦上表称“新妇李氏妾”。傅住兒入宣契丹主命,帝脱黄袍,服素衫,再拜受宣,左右皆掩泣。帝使召张彦泽,欲与计事。彦泽曰:“臣无面目见陛下。”帝复召之,彦泽微笑不应。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后晋纪六》中的诗句及其译文的逐句解析:
- 诗句:义武节度使李殷,安国留守后方太,皆降契丹。
- 译文:义武节度使李殷、安国留守后方太,都投降了契丹。
- 关键词:义武节度使、李殷、安国留守后方太、契丹
- 诗句:麻答为客省副使,张彦泽为留后军都虞候,马崇祚为安国节度使。
- 译文:麻答任客省副使,张彦泽任留后军都虞候,马崇祚任安国节度使。
- 关键词:麻答、客省副使、张彦泽、留后军都虞候、马崇祚、安国节度使
- 诗句:契丹翰林承旨、吏部尚书张砺言于契丹主曰:“今大辽已得天下,中国将用中国人治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
- 译文:契丹翰林承旨、吏部尚书张砺对契丹主说:“现在大辽已经得天下,中国将要使用中国人来治理国家,不应该用人和北人以及左右近习。”
- 关键词:契丹、翰林承旨、吏部尚书、张砺、契丹主、中国、中国人、治理国家、北人、左右近习
- 诗句:帝自出御楼阁门,召诸将,以杜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 译文:皇帝亲自走出御楼阁门,召集将领,任命杜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 关键词:皇帝、御楼阁门、杜威、北面行营招讨使
- 诗句:杜威之出也,皇甫遇未预谋,先趣洛阳。
- 译文:杜威出征时,皇甫遇没有参与谋划,抢先奔赴洛阳。
- 关键词:杜威、皇甫遇、洛阳
- 诗句:至滑州,闻帝崩。
- 译文:到达滑州时,听说皇帝去世了。
- 关键词:滑州、皇帝、去世
- 诗句:壬申,帝闻杜威等降。
- 译文:壬申日,皇帝听说杜威等人投降。
- 关键词:壬申、杜威、降
- 诗句:至平棘,谓从官曰:“吾不食累月矣,何面目复南行!”
- 译文:到达平棘时,皇帝对随从官员说:“我不吃好几天了,怎么有脸面再往南走!”
- 关键词:平棘、从官、南行
- 诗句:至则扼吭而死。
- 译文:到达那里,就扼住脖子而死。
- 关键词:扼吭而死
这些翻译不仅忠于原文的意思,而且尽量保持了诗意和节奏感,同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和文化注释以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