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契丹主兀欲遣骑至恒州,召前威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冯道、枢密使李崧、左仆射和凝等,会葬契丹主德光于木叶山。道等未行,食时,钟声发。汉兵夺契丹守门者兵,击契丹,杀十馀人,因突入府中。李荣先据甲库,悉召汉兵及市人,以铠仗授之。焚牙门,与契丹战。荣召诸将并力,护圣左厢都指挥使、恩州团练使白再荣狐疑,匿于别室,军吏以佩刀决幕,引其臂,再荣不得已而行。诸将继至,烟火四起,鼓噪震地。麻答等大惊,载宝货家属,走保北城。而汉兵无所统壹,贪狡者乘乱剽掠,懦者窜匿。八月,壬午朔,契丹自北门入,势复振,汉民死者二千馀人。前磁州刺史李谷恐事不济,请冯道、李崧、和凝至战所慰勉士卒,士卒见道等至,争自奋。会日暮,有村民数千噪于城外,欲夺契丹宝货、妇女,契丹惧而北遁,麻答、刘晞、崔廷勋皆奔定州,与义武节度使邪律忠合。忠,即郎五也。
辽朝契丹主兀欲与后汉的短暂联合
辛巳,契丹主兀欲派遣骑至恒州,召集前威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冯道、枢密使李崧、左仆射和凝等重要官员。在这次会葬活动中,我见证了契丹王德光与汉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这种短暂的联盟并不长久。就在会葬仪式后不久,契丹军突入恒州府衙,屠杀汉人士兵达十数人,并纵火焚烧府邸。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军节节败退,形势十分危急。
八月壬午朔日清晨,契丹军队从北门进入恒州。此时,城中已陷入混乱。而我在城内的麻答等人则携带财宝和家属,向北城撤退,企图重整旗鼓。与此同时,我担心汉族民众无法承受这场浩劫。于是,我请求冯道、李崧和和凝前往前线鼓舞士气,激励士兵们奋勇抵抗。他们的到来让许多士兵重拾信心,誓死守护家园。
当夜幕降临时,数千名村民聚集城外,他们高声呐喊,意图抢夺契丹的财富和妇女。面对这种情况,契丹军队被迫撤退,而麻答、刘晞和崔廷勋等人逃往定州,与义武节度使邪律忠汇合。邪律忠,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郎五。
这次事件不仅展示了辽朝与后汉之间短暂的联合与背叛,也反映了战争中人心的动摇与生存的残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次的冲突与合作都铸就了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历史篇章。如今,当我翻阅这些历史篇章时,仍然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硝烟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