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帝更名暠。
以前威胜节度使冯道为太师。
壬戌,吴越王弘亻叔迁故王弘倧于衣锦军私第,遣匡武都头薛温将亲兵卫之。潜戒之曰:“若有非常处分,皆非吾意,当以死拒之。”
帝自魏王承训卒,悲痛过甚。甲子,始不豫。
赵匡赞不俟李恕返命,已离长安。丙子,入见。王景崇等至长安,闻蜀兵已入秦川,以兵少,发本道及赵匡赞牙兵千馀人同拒之。景崇恐匡赞牙兵亡逸,欲文其面,微露风旨。军校赵思绾,首请自文其面以帅下,景崇悦。齐藏珍窃言曰:“思绾凶暴难制,不如杀之。”景崇不听。思绾,魏州人也。蜀李廷珪将至长安,闻赵匡赞已入朝,欲引归,王景崇邀之,败廷珪于子午谷。张虔钊至宝鸡,诸将议不协,按兵未进。侯益闻廷珪西还,因闭壁拒蜀兵,虔钊势孤,引兵夜遁。景崇帅凤翔、陇、邠、泾、鄜、坊之兵追败蜀兵于散关,俘将卒四百人。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 · 后汉纪二

丁未,帝更名暠。此句描述的是后汉高祖在天福十二年(947年)五月,乙酉朔,将皇帝的名字改为“暠”。这通常意味着改朝换代或政治变革,显示出政权的更迭和新的统治力量的介入。

以前威胜节度使冯道为太师。此句讲述的是在之前,冯道被任命为威胜节度使,并被晋封为太师。太师是古代中国最高的官位之一,代表国家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和顾问,表明冯道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壬戌,吴越王弘亻叔迁故王弘倧于衣锦军私第,遣匡武都头薛温将亲兵卫之。潜戒之曰:“若有非常处分,皆非吾意,当以死拒之。”此段描绘了吴越国的国王弘亻叔在衣锦军(可能位于今浙江省)的私人住所中,安排他的兄弟,也是前任国王弘倧的安全。同时,他命令其亲信将领薛温带领精锐部队保卫弘倧,并暗中告诫他:“如果发生任何不测,我决不会同意,你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抵抗。”这表明了吴越国对内对外政策的坚决性和对国王安全的高度重视。

帝自魏王承训卒,悲痛过甚。甲子,始不豫。此句说明后汉高祖在经历了魏王李承训逝世的重大打击后,悲痛欲绝,病情开始恶化。帝王的生死往往牵动着国家的命运,因此这种情感的流露也显示了后汉朝廷的动荡与不安。

赵匡赞不俟李恕返命,已离长安。丙子,入见。王景崇等至长安,闻蜀兵已入秦川,以兵少,发本道及赵匡赞牙兵千馀人同拒之。此段描述了赵匡赞得知蜀兵已进入秦川后,迅速采取行动准备防御的情况。他不仅动员了自己所在的军队,还调动了本道以及自己的牙兵,准备共同抵抗敌军。

王景崇恐匡赞牙兵亡逸,欲文其面,微露风旨。军校赵思绾,首请自文其面以帅下,景崇悦。齐藏珍窃言曰:“思绾凶暴难制,不如杀之。”景崇不听。思绾,魏州人也。蜀李廷珪将至长安,闻赵匡赞已入朝,欲引归,王景崇邀之,败廷珪于子午谷。张虔钊至宝鸡,诸将议不协,按兵未进。侯益闻廷珪西还,因闭壁拒蜀兵,虔钊势孤,引兵夜遁。景崇帅凤翔、陇、邠、泾、鄜、坊之兵追败蜀兵于散关,俘将卒四百人。
此段讲述了在后汉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首先提到赵匡赞派遣军校赵思绾请求自行纹身表示对王景崇的忠诚,王景崇对此表示赞同。随后介绍了蜀地李廷珪抵达长安的情况,王景崇成功阻击了他们,而张虔钊则在宝鸡遭遇失败。侯益因为担心失去兵力,最终决定闭门不出。最后,王景崇率领各地方军队追击并大败蜀军,俘虏了四百名士兵。这些事件体现了后汉时期的军事冲突和政治斗争,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军事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