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戊辰,以内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阳郑仁诲为枢密副使。
甲戌,改威胜军曰武胜军。
唐主以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射,前镇海节度使徐景运为中书侍郎,及右仆射孙晟皆同平章事。既宣制,户部尚书常梦锡众中大言曰:“白麻甚佳,但不及江文蔚疏耳!”晟素轻延己,谓人曰:“金杯玉碗,乃贮狗矢乎!”延己言于唐主曰:“陛下躬亲庶务,故宰相不得尽其才,此治道所以未成也。”唐主乃悉以政事委之,奏可而已。既而延己不能勤事,文书皆仰成胥史,军旅则委之边将。顷之,事益不治,唐主乃复自览之。
大理卿萧俨恶延己为人,数上疏攻之,会俨坐失入人死罪,钟谟、李德明辈必欲杀之,延己曰:“俨误杀一妇人,诸君以为当死,俨九卿也,可误杀乎?”独上言:“俨素有直声,今所坐已会赦,宜从宽宥。”俨由是得免。人亦以此多之。景运寻罢为太子少傅。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 后周纪一
春季,正月,丁卯(初五),后汉太后颁下诰令,授予监国郭威传国玺印,正式即皇帝位。此举动标志着后汉向后周的更替,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三月,戊辰(初六),朝廷任命内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阳郑仁诲为枢密副使。郑仁诲的加入,增强了朝廷内部的决策力量,对稳定政局起到了积极作用。
甲戌(初九),朝廷宣布将威胜军改名为武胜军。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军事战略的调整,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军事实力的重视。
唐主以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射,前镇海节度使徐景运为中书侍郎,及右仆射孙晟皆同平章事。这些官员在唐朝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的政治智慧和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尽管有如此多的贤能官员,但事情并未因此而好转。不久,唐主发现延己不能勤于政事,文书事务大多依赖于胥史来完成,而边将则负责军旅之事。这种情况导致政事逐渐变得不治。
面对这种局面,唐主决定亲自处理政务,而不是完全依赖宰相。他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使得他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然而,这也意味着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政务,这可能导致他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资治通鉴》中的这一系列事件展示了后周初期政治生活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从任命新的高级官员到处理政务的困难,每一个决策都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后周仍然展现出了其政治活力和潜在的改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