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主削边镐官爵,流饶州。初,镐以都虞候从查文徽克建州,凡所俘获皆全之,建人谓之“边佛子”;及克潭州,市不易肆,潭人谓之“边菩萨”;既而为节度使,政无纲纪,惟日设斋供,盛修佛事,潭人失望,谓之“边和尚”矣。
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己、右仆射同平章事孙晟上表请罪,皆释之。晟陈请不已,乃与延己皆罢守本官。
唐主以比年出师无功,乃议休兵息民。或曰:“愿陛下数十年不用兵,可小康矣!”唐主曰:“将终身不用,何数十年之有!”唐主思欧阳广之言,拜本县令。
十一月,辛未,徙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讨野鸡族。
癸酉,敕:“约每岁民间所输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馀听民自用及卖买,惟禁卖于敌国。”先是,兵兴以来,禁民私卖买牛皮,悉令输官受直。唐明宗之世,有司止偿以盐;晋天福中,并盐不给。汉法,犯私牛皮一寸抵死,然民间日用实不可无。帝素知其弊,至是,李谷建议,均于田亩,公私便之。
以下是从《资治通鉴·后周纪二》中摘录的诗句及其译文,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 原句:唐主削边镐官爵,流饶州。
- 译文:唐主将边镐的官职爵位剥夺,将其流放到饶州。
- 注释:边镐因政治失误被唐主剥夺官职爵位。
- 赏析:这段文字反映了唐主对边镐政治决策的不满,以及对其惩罚措施的严厉性。
- 原句:吴越丞相裴坚卒。
- 译文:吴越丞相裴坚去世。
- 注释:裴坚是吴越的重要人物,其去世对吴越政权产生了一定影响。
- 赏析:裴坚的去世可能对吴越的政治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了解其背景和原因。
- 原句:蜀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奏周人聚兵关中,请益兵为备。
- 译文:蜀国的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上奏称,周人正在集结兵力防备北汉,请求增加兵力以应对可能的威胁。
- 注释:李廷珪是蜀国的重要官员,其上奏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 赏析:此句反映了当时蜀国与北汉之间紧张的对抗局势,以及对防御力量的重视。
- 原句:唐主谓:“吾年老矣,非丈夫也。”
- 译文:唐主说:“我年纪已大,不再是那种能担重担的人了。”
- 注释:唐主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唐主对自己政治能力的失望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 原句:唐主谓冯延己:“吾不欲多用兵,然须臾不可去也。”
- 译文:唐主对冯延己说:“我不想多用兵,但一刻也不能离开。”
- 注释:冯延己是唐主的顾问之一,他的建议反映了唐主对军事策略的考虑。
- 赏析:这句话显示了唐主在军事行动上的谨慎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冯延己的建议的重视。
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发生,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动态和人物性格特点。通过这些诗句的理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