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蜀置威武军于凤州。
辛卯,初令翰林学士、两省官举令、录。除官之日,仍署举者姓名,若贪秽败官,并当连坐。
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籓篱之限,效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帝召德州刺史张藏英,问以备边之策,藏英具陈地形要害,请列置戍兵,募边人骁勇者,厚其禀给,自请将之,随便宜讨击。帝皆从之,以藏英为沿边巡检招收都指挥使。藏英到官数月,募得千馀人。王彦超等行视役者,尝为契丹所围。藏英引所募兵驰击,大破之。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
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
戊子,蜀置威武军于凤州。
辛卯,初令翰林学士、两省官举令、录。除官之日,仍署举者姓名,若贪秽败官,并当连坐。
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效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帝召德州刺史张藏英,问以备边之策,藏英具陈地形要害,请列置戍兵,募边人骁勇者,厚其禀给,自请将之,随便宜讨击。帝皆从之,以藏英为沿边巡检招收都指挥使。藏英到官数月,募得千馀人。王彦超等行视役者,尝为契丹所围。藏英引所募兵驰击,大破之。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
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译文:
戊子这一天,蜀国在凤州设立了威武军。
辛卯这一天,开始命令翰林学士和两省官员推荐令史、录事参军的人选。任命新官的时候,仍然要登记推荐者的名字;如果推荐的官员中有贪污腐败败坏职务的,一并连带处罚。
契丹自从晋、汉以来多次侵犯河北地区,他们骑着轻快的马深入内地,没有藩篱的约束,对野外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杀害掠夺。提出建议的人称深州、冀州之间有一条胡卢河,横贯数百里,可以挖掘它作为限制入侵的障碍。这个月,皇帝下令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向手下征集劳工挖掘胡卢河,在李晏口建造了城寨,留下士兵驻守。皇帝召见德州刺史张藏英,询问如何防备边疆的策略,张藏英详细陈述了地理上的险要和关键之处,请求设置戍卫的军队,招募边境地区的勇悍之人,增加他们的供给,自请带领军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行动。皇帝都同意了,任命张藏英为沿边巡检招收都指挥使。张藏英到达任所几个月后,招募了一千多名士兵。王彦超等人视察服役的人员时,曾经被契丹包围过。张藏英率领他所招募的士兵迅速出击,大败敌军。从此之后契丹人再也不敢越过胡卢河,河南地区的百姓才得以安歇。
二月,庚子这一天是初一,发生日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后周时期边防战局的一些情况。诗中提到的“戊子”和“辛卯”可能是日历上的具体日期。蜀国在凤州设立了威武军,这是为了加强边境防御而采取的措施。同时,朝廷也注重选拔忠诚可靠的人才来担任重要的官职,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诗中的“胡卢河”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理实体,它可能是一条河流或山脉,位于河北地区与中原之间的交界处。这条河流对于抵御外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了边防战略中的关键一环。通过挖掘胡卢河来构建一道防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敌军的行动范围。
诗中提到的“李晏口”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名,位于河北地区。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战略要地或者是一处容易受到敌军攻击的地方。朝廷在这里建立了城寨,并派士兵驻守,这表明了朝廷对于这一地区的重视程度。
诗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军事行动。王彦超等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契丹人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张藏英挺身而出,率领所招募的士兵进行反击,成功地击败了敌军。这展示了当时将领们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士兵们的英勇善战。
诗中提到了日食这一天文现象。日食通常是由于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遮挡住太阳光芒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日食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天文原因或者政治事件所引起的。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原因,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日食的影响。
这首诗反映了后周时期的边防战局、军事策略、政治事件以及天文现象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