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弘亻叔遣兵屯境上以俟周命。苏州营田指挥使陈满言于丞相吴程曰:“周师南征,唐举国惊扰,常州无备,易取也。”会唐主有诏抚安江阴吏民,满告程云:“周诏书已至。”程为之言于弘亻叔,请亟发兵从其策。丞相元德昭曰:“唐大国,未可轻也。若我入唐境而周师不至,谁与并力,能无危乎!请姑俟之。”程固争,以为时不可失,弘亻叔卒从程议。癸未,遣程督衢州刺史鲍修让、中直都指挥使罗晟趣常州。程谓将士曰:“元丞相不欲出师。”将士怒,流言欲击德昭。弘亻叔匿德昭于府中,令捕言者,叹曰:“方出师而士卒欲击丞相,不祥甚哉!”
乙酉,韩令坤奄至扬州。平旦,先遣白延遇以数百骑驰入城,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唐东都营屯使贾崇焚官府民舍,弃城南走,副留守工部侍郎冯延鲁髡发被僧服,匿于佛寺,军士执之。令坤慰抚其民,使皆安堵。

这首诗的翻译是:“资治通鉴 · 卷二百九十二 · 后周纪三”是引用了《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而“吴越王弘亻叔”则是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的国王钱弘俶。诗中描述的是他在接到周朝的征召令后,派遣军队屯守边境,等待周朝的命令。苏州营田指挥使陈满向丞相吴程报告说:“唐军南征,唐举国震惊,常州没有防备,易取也。”随后,他建议尽快发兵听从他的计策。但元德昭认为唐是大国,不可轻率行动,若进入唐境而周军不至,将无法合力,存在危险。最终,弘亻叔听从了吴程的建议,派兵前往常州。同时,韩令坤突然来到扬州,安抚抚慰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

此诗通过对吴越王弘亻叔的行动、对话和决策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特点。诗中通过陈满和吴程的互动以及他们的决策过程,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细致刻画,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此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周师”、“唐主”、“诏书”、“军士”等,都为理解当时的战争和政治背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