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南云度塞鸿,秋容无迹淡平空。
人间玉岭清宵月,天上银河白昼风。
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
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

【注释】

千里南云:指秋天的南国天空。塞鸿:大雁。秋容:秋风所至,草木凋零的景象。平空:指天空空旷无际。人间玉岭清宵月:玉岭,即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清宵月,即明月。天上银河白昼风:银河,天河。白昼风,指太阳在天空中高悬,阳光照耀下大地如被风扫一般。潘赋登山魂易断:指晋人潘岳的《秋兴赋》。遗佩怨何穷:指楚国屈原的《楚辞·招魂》。张翰:三国魏人,字季鹰,因见秋风起,思故乡之鲈鱼而退隐。欲鲙霜鲸碧海东:想吃新鲜的鲈鱼,从东海上来。鲙,切。霜鲸,指巨大的鲸鱼。碧海,大海。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九年(814)秋游历江州时所作。

首联写“秋”,但并不直说,而是通过“千里”、“度”、“飞”等词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南方的秋天,南天辽阔、长空万里,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去;那秋天的色彩淡得几乎看不出。

颔联写“夜”。诗人想象自己身处庐山之上,抬头只见一轮明月当空照,俯首只见一条银光带子似的天河横贯天际,于是便联想到天上人间,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人间。这两句诗以“平空”“白昼”作对仗,极好地表现了他那种身虽在人间,心已飘向天上的心境。

颈联写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之情。潘岳的《秋兴赋》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而屈原的《楚辞·招魂》,则是在秋天思念故国的深情,两者都是写“秋天”的。诗人在这里将二者联系起来,说自己虽然像潘岳那样登临高处,却再也难以写出像他那样感人的篇章;屈原虽然远离家乡,但人们还是常常听到他的悲歌。这就把“秋天”写得更加深远了。

末联写自己渴望归乡的愿望和心情。“张翰”典出《三国志·吴书.孙坚传》注引《襄阳耆旧传》:“过江东见孙权,因求佐汉廷。权强其说,乃就加九锡封侯赏。后知留洛阳,乃曰:‘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吾愿为灵帝臣,不愿为孙权臣。’遂辞疾去职。后过客船,因见荻笋,叹曰:‘斯何足与同命哉!’”张翰离开洛阳时,正值秋季,他看见江南的芦荻已经抽芽生笋,就想到洛阳的冬天还没有到来,自己应当赶快回去。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此诗意境高远,情调清丽,风格清新脱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