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去开元四百年,此泉犹自响潺潺。
也知不愤当时事,长作悲声恨禄山。
【注释】
温泉:指温泉县的温泉。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年。四百年:从开元四年(716)至大历七年(772)。当时事:安禄山叛乱之事。禄山:即哥舒翰,是唐玄宗时的名将。愤:愤恨、悲愤。长:长久。作:写。此:指温泉水声。也知:明知。不愤:不知。当时事:安禄山叛乱之事。也知:知道。禄山:指安禄山,安史之乱的主要祸首。长作:长久地。悲声:悲伤的声音。恨:憎恨、痛恨。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大历七年(772年),在任越州刺史时所写下的一首咏泉诗。作者通过对温泉的描写,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感情,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幽,情感深沉,耐人寻味。
泉水淙淙,潺潺有声,诗人用“响”字来表现泉水的流动声;诗人还用泉水“自”来表示泉水的自在流淌,而不用流水、奔流之类字眼,更显得清新自然。诗人通过泉水声的描写,把泉水的清澈透明,泉源深广等特征表现出来。泉水淙淙,潺潺有声,诗人用“响”字来表现泉水的流动声。泉水淙淙,潺潺有声,诗人用“自”来表明泉水的自在流淌,而不用流水、奔流之类字眼,更显得清新自然。
“也知”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用泉水声来比喻自己对安禄山叛乱的愤恨之情,以泉水之长鸣来喻其不平之气。也知不愤当时事,长作悲声恨禄山,诗人用泉水声来比喻自己对安禄山叛乱的愤恨之情,以泉水之长鸣来喻其不平之气。
诗人通过对温泉的描写,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感情,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幽,情感深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