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烽燧起云间,玉辇苍黄下此山。
何事君王自神武,区区南渡鹿头关。
【解析】
“渔阳烽燧起云间”一句,字面意思是,渔阳的烽火已经燃起,在天空中升起云层。渔阳是唐代的边镇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北、北京一带。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点燃后随风传得很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渔阳的边关战事已经发生,烽火已经燃起。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的场面,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平息战乱而自求多福的不满。
“玉辇苍黄下此山”一句,字面意思是,皇帝乘坐着豪华的玉辇从山下经过。这里的“苍黄”是形容皇帝的服饰颜色,用来形容皇帝的服饰是黄色的。玉辇,指帝王所坐的车,这里指的是唐玄宗。这句诗描绘了皇帝亲自前往战场的情景,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百姓安危只顾自身享乐的不满。
“何事君王自神武”一句,字面意思是,为什么君主还要自诩神武之姿呢?神武,即神勇武略,形容英明有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为什么要自诩神勇武略呢?这显然是作者讽刺统治者的行为。这句诗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百姓安危只顾自己享乐的不满。
“区区南渡鹿头关”一句,字面意思是,只是小小的南渡,就能到达鹿头关。鹿头关是古代的一个关隘,位于现在河北省涿州市境内,是燕赵地区通往中原和南方的重要通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只是小小的南渡,就能到达鹿头关。这句诗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百姓安危只顾自己享乐的不满。
【答案】
骊山
渔阳烽燧起云间,玉辇苍黄下此山。
何事君王自神武,区区南渡鹿头关。
译文:
渔阳的边关战事已经发生,烽火已经燃起,皇帝乘着华丽的车马来到山下。为什么君主还要自诩神勇武略呢?只是小小的南渡,就能到达鹿头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写景抒发感慨的诗作。首句点出时地背景,写渔阳战火纷飞,烽火四起。次句点明中心思想:皇帝亲率大军南下,意在平定叛乱。第三句直抒胸臆:皇帝如此劳师动众,却自称为神武英明。末句以反诘语气作结,指出皇帝此举实属无谓。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不假藻饰,直陈其事,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人民对于战争的恐惧以及对于统治者昏庸无能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