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
诗书奏旒扆,轨物锡朱银。
气象生台阁,光华动搢绅。
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
注释:陈用之学士为陈康成撰写挽词二首,其中第一首为:
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
诗书奏旒扆(yí),轨物锡朱银。
气象生台阁,光华动搢绅。
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
赏析:《陈用之学士挽词》是陈用之为已故好友陈康成写的两首挽诗。这两首诗是一首写其生前的才学及为人,另一首则写他辞世后朝廷对他功过的评价。
“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此句是说:自从陈康成去世后,朝廷又有了一位有才学的人。这里的“礼学”是指礼仪之学,而“康成”则是指东汉末年的经学家、文学家陈元方的字,陈元方是陈群的儿子,陈宠的侄子。陈宠曾为汉献帝立碑文,碑文中称陈群、陈宠兄弟为“二龙”。后来,人们便把兄弟二人比作“二龙”。所以,此处的“礼学”和“康成”都是指陈群、陈宠兄弟。
“诗书奏旒扆(yǐi),轨物锡朱银”,此句是说:他的文章被用来装饰皇帝的御座,他的学问被用于指导百官的行事。这里所说的“旒扆”,指的是帝王的车驾上悬挂着五彩玉串的旗子。“奏”通“缀”,“轨物”则是指规矩法度。《左传·昭公六年》记载:郑国的子产对郑简公说:“谚有之曰:‘高下在望,顺在基趾。’”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处与低处都看得清楚,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稳。这里引用的是孔子的话,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锡朱银”,指的是赏赐给他官服。朱是红色的意思;银,则是古代的一种金属元素,这里指铜。
“气象生台阁,光华动搢绅”,此句是说:他的气度风范使朝廷的官员们都感到振奋和自豪。这里的“气象”指的是气度风范;“台阁”则是指朝廷中的官员们。而“搢绅”则是古代一种束腰的笏板。“搢绅”一词在这里是作为动词使用,即表示束上腰带的意思。
“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此句是说:我死后,即使道路再艰险曲折,也绝不后悔,因为我的朋友会为他洒泪的。这里的“幽途”指的是艰难的路,“沾巾”则是指流泪。“自沾巾”则是指朋友会为他洒眼泪。
这首诗通过赞颂友人陈康成,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