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吴兴去,江湖风雪天。
莱衣归戏彩,俭幕看依莲。
伉直不随世,低徊今有年。
谁将华阴土,一为拭龙泉。
【注释】
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是东晋谢安的故乡。谢安曾任吴兴太守。官:做官。
莱衣归戏彩:莱衣,一种用莱草染成的彩色衣服,用来比喻官服。戏彩,游戏娱乐。
俭幕:节俭的府第。依莲:倚靠莲花。
伉直不随世:指为人刚强正直,不随波逐流。
华阴土:华山下的土,相传是产玉的地方。龙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传说中剑匣为水所淬,锋利无比,因此称宝剑为“龙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应子发赴吴兴(湖州)任上时作的。首联点题,颔联写饯别场面,颈联写友人的品格,尾联以赠剑相勉。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风格朴实明畅。
诗的起句“又向吴兴去”,就表明了友人的行踪。“又”字下得极妙,不仅说明了友人再次到吴兴,还暗示出此次离别可能不如前次那样容易。诗人与友人虽同游于山水之间,但彼此的性格不同,因而对离别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次分别,对诗人来说,可能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对友人应子发而言,则可能是依依不舍的惆怅吧!“江湖风雪天”,是说告别的时间是在风雪交加的冬日里。“江湖”,泛指吴兴一带的水乡景色;“风雪”,则渲染了离别时的气氛。两句合在一起,既点出了时间、地点,又烘托出了离别的氛围和气氛。
第二句“莱衣归戏彩”,紧承上一句而来,具体描写朋友离开的情景。“莱衣”,即用菜叶做成的衣服,这里用作代词,指代友人的服装。“归戏彩”,即回到家乡后仍穿着这样的衣服出来游戏娱乐。这一句既是实写,又带有象征意味。古人常把富贵荣华比作锦绣衣裳,而将贫寒简陋的生活比作莱衣,此处用“莱衣”,正是这种意思。“戏彩”,即玩赏自己的彩绣,这里指欣赏自己所做的官服。友人身穿莱衣,依然玩赏着自己的官服,这表现了他不改初衷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思想。“莱衣归戏彩”,既是写友人的行动,又是写友人的性格。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现友人的人品和志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三、四句“俭幕看依莲”,“俭幕”,俭朴的府第。“依莲”,靠着荷花立身。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简朴的府第里,靠着荷花瓣立身。“依莲”,既指荷叶的扶疏,更兼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这两句诗,一方面写出友人的简朴生活,另一方面又表现友人高洁的品质。“俭”是美德,也是优点,它使人显得高雅;俭朴的生活使人感到亲切,而这种朴素无华的生活正是远离世俗的高尚品格的象征。
五、六句“伉直不随世”,意思是说:他为人刚正不曲,不随波逐流。“低徊”是徘徊的意思。“低徊”一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又暗示出对友人性格的赞赏。这句诗的意思是:我钦佩你为人正直刚毅,从不趋附权贵;你虽然徘徊了多年,但仍不改初衷。“谁将华阴土”,是说哪里能找到一块华阴出产的美玉呢?“华阴”,地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传说是产玉的地方。“一为拭龙泉”,意思是:请给我这块华阴出产的美玉吧!用以擦拭珍贵的宝剑——龙泉。“龙泉”,名剑,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铸,锋利无比,因在今陕西西安北郊之龙泉山而得名。据《吴录》记载,晋元帝渡江时曾得二龙泉剑,一赐陶侃,一自佩。陶侃以此镇守武昌、江州等地。“拭”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宝剑锋利无比的特点。“谁将华阴土”与“一为拭龙泉”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关系,一方面赞美了宝剑的高贵品质,一方面又赞美了主人的谦逊好客。
最后两句:“伉直不随世,低徊今有年。”“伉直不随世”,意为为人刚直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低徊”,徘徊不已,形容留恋之情深长。“今有年”,即至今已有年了。两句合在一起,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表现了他对自己不能追随朋友而去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