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
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
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
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
【解析】
“二年”:诗人自指。摩手抚疮痍,抚伤、疗治战争创伤。恩:皇帝的恩德;五老,指庐山上的五棵松树。合侍玉皇香案侧,玉皇是道教最高神,在天庭称座,其下设香案供诸仙品茗、谈心。却持华节大江西,持节是古代中央官的一种佩带,这里指江西的官员。鼎新白鹿诸生学,鼎新是更新的意思。白鹿是庐山的名胜,诸生是儒生的泛称。筑就长虹万丈堤,筑成长虹一样的堤坝以防洪水。待哺饥民偏恋德,饥民是受救济的人们。老翁犹作小儿啼,形容老人仍像小孩一样天真无邪。
【答案】
译文:
两年后我摩挲着手治疗创伤,皇上的恩惠和庐山的五棵松树一样高。
在玉皇大帝的香案旁陪侍着皇帝,却被派去治理长江以北的大江流域。
更新了庐山的白鹿寺,修建起了可以抵挡洪水的长堤。
救济饥民的老人,依然保持着童稚般的纯真。
赏析:“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此句化用典故,以庐山上的五棵松树比喻皇帝对诗人的赏识和恩赐,表达了诗人感激皇帝对自己的厚爱之情。“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此句中“香案”指的是玉皇大帝的案桌,诗人被皇帝任命为江西的长官,这是一件荣耀的事,所以作者说“合侍”。“华节”是指朝廷授予的地方长官的符节。“却持”表示辞别、离别。“大江”指的是长江。诗人被调离了家乡,前往任职地江西。此句表明了诗人离开家乡的决心。“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此句中“白鹿”是庐山上的一处名胜,此处指庐山。“诸生”即读书人,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们。“长虹”指修起的长堤,用以抵御洪水之灾。此二句描绘了庐山风景的美丽及诗人在庐山上修堤防洪的事迹。“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此句中“待哺”是等待救济的意思。“饥民”是遭受灾害的人们。“偏”有特意的含义。“犹作”是仍旧的意思。“小儿啼”指年老的诗人仍然保持着童稚般的天真。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对人民的关爱始终如一,并始终保持着孩童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