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文章世不惊,由来天亦厌虚名。
弦歌夫子穷将圣,风雅灵均死独清。
其道卷怀何足恨,斯文得与岂无情。
长歌独坐沧浪水,休说他年起濯缨。

【译文】

不显露自己的才华和文章,世上就不会感到惊讶。自古以来,天地也厌弃那些虚名的小人。孔子弦歌而治天下,屈原死后才独清高。他的主张卷裹着胸怀何足遗憾,他的文章与思想岂能无情?长歌独坐沧浪之水,不要谈论他的年岁已老而仍想洗去冠上的尘垢。

注释:

杂兴 其二

不露文章世不惊,由来天亦厌虚名;

弦歌夫子穷将圣,风雅灵均死独清;

其道卷怀何足恨,斯文得与岂无情;

长歌独坐沧浪水,休说他年起濯缨。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作于大历二年(767)。诗人在夔州一带漂泊,生活十分困苦,但他并不消沉,反而更加积极地关心国家的命运。此诗即表现了他此时的思想情感。

首联两句写自己不为世人所见,但内心并不沮丧,因为天地之间本来就厌弃那些虚名的人,所以即使不被人所知,也是应该的。这是全诗的主题句,表明了自己虽然“不露文章”却依然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薄看法,以及他在困境中仍保持一颗赤诚之心的高尚品质。

颔联两句写孔子弦歌而治天下,死后才有了“灵均”。孔子虽然一生困顿,但最后却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圣人;屈原虽然死后才被世人重新认识,但他生前的品格却是无比高尚。这两句诗通过孔子和屈原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信仰的决心。

颈联两句写自己的学问与品德是值得赞扬的,因此不应受到他人的误解。他认为自己的文章与思想都是充满真情实感的,因此不应该被他人误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自信。

尾联两句写诗人独自坐在沧浪之水中,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但仍想继续为国家效力。然而,不要谈论他的年龄已老而仍想洗去冠上的尘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尾联两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信仰的决心,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观,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自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