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抹两屦,为口见驱迫。
课童督秋刈,野穫夜彭魄。
田翁适过予,褴缕黑而瘠。
具言土力贫,年登苦艰阨。
一饭不自期,未议了称责。
昨者耆长来,名复挂欠籍。
截绢入官输,官怒边幅窄。
抛掷下堂阶,退字印文赤。
卖牛重买丝,篝灯不停息。
明当扣东邻,假牛下牟麦。
久贫少人情,恐复不见借。
既去重感伤,行行犹欠息。
我归不能眠,草根鸣蟋蟀。
【注释】
晨兴:早晨起身。抹:揩拭,擦。两屦(jù):两双鞋。为口见驱迫:被饥饿所逼迫。课童:督促孩子劳动。秋刈(yì):秋天收割庄稼。彭魄:指丰收后的喜色,“魄”,通“勃”,喜悦的样子。田翁:种田的老人。适过予:恰好路过我。褴缕:衣衫破烂。黑而瘠:颜色黝黑且瘦弱。具言:详细地告诉我。土力贫:土地贫瘠。苦艰厄:困苦艰难。一饭不自期:一顿饭吃不到就不去想它了。未议:不打算讨论。了称责:算了,不再计较。昨者耆(qí)长来:昨天村长的来访。耆老:老年长者。名复挂欠籍:名字又被记在欠收的名单上。截绢:裁剪丝帛。官输:官府征收。边幅:指丝帛的幅宽。官怒:官府发怒。抛掷(zhì):丢弃。下堂阶:扔在地上。退字印文赤:退字和印章都染红了。重感伤:再次感到悲伤。行行:走路。犹欠息:仍然拖欠利息。我归不能眠:回到家里不能入睡。草根鸣蟋蟀:草根上有蟋蟀叫声,形容穷困的生活。
【译文】
早晨起来擦去两双鞋上的泥土,因为饥饿而被迫干活。
督促孩子劳动,晚上收获时满脸的喜悦。
种田的老人路过我家门口,他的衣服破破烂烂又很瘦弱。
详细地告诉我,田地贫瘠,一年到头都很困难。
一顿饭吃不到就不去想它了,不想追究责任。
昨天,村长来我家拜访,名字又被记在了欠收的名单上。
剪裁丝帛要缴纳税款,官府很生气,觉得丝帛的幅宽不够标准。
将丝帛丢弃在地上,退字和印章都被染红了。
卖掉牛只再去买丝,点着油灯继续工作不停歇。
明天要去向邻居借牛,用它来种植小麦。
贫穷太久没有人情味,恐怕再也借不到东西了。
离开后心里感到很难过,行走中仍然拖欠很多债务。
我不能入睡,草叶上蟋蟀的叫声让我睡不着觉。
【赏析】
《山庄书事》是一首反映农家生活艰辛、抒发诗人同情心的作品。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邻居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真实地再现了农民的艰苦生活和他们的悲惨处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刻画出农村生活的苦难,反映了农民的悲凉境遇以及他们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