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己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涿州

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己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注释:
涿州: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依依:形容柳枝柔弱而美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曳。
谁折长条送客归:谁(指谁在折柳条),长条(指柳枝),送客归(指送行的人)。这里的“送客”可能是指诗人离开涿州时的情景。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清晨的月光还未消散(燕)戍(即边塞)的酒意,春天的云彩刚刚掠过(汉)台(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的衣服。这里的“燕戍”可能指的是边塞上的戍楼,而“汉台”则是指汉朝时期的皇宫所在地。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己半飞:玉堂(这里指皇宫中的庭院)里的燕子应该最先飞入(因为这里是皇宫,燕子们可以自由地飞翔)。沙碛(意为沙石之地)上的晴天大雁已经飞了一半(因为沙碛地带地势较高,大雁可以自由地飞翔)。这里的“沙碛”和“晴鸿”都是比喻的意思,表示诗人在离别时看到的自然景象。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诗人回头望去,远处的青山似乎距离万里之遥(青山在这里象征着离别之情)。而行人(指诗人自己)仍然骑着马匆匆前行(马騑騑表示马跑得很快)。这里的“青山欲千里”和“行人犹自马騑騑”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涿州亭下的景色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