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车马动行尘,诏集华堂宠退臣。
延阁带经为旧老,商山携杖作归人。
燕回天上还侵晚,梦入江南已见春。
曾抱遗弓泣陵土,此生无复犯龙鳞。

资善堂御筵送尚书刑部侍郎致仕李受归庐山都门车马动行尘,诏集华堂宠退臣。

延阁带经为旧老,商山携杖作归人。

燕回天上还侵晚,梦入江南已见春。

曾抱遗弓泣陵土,此生无复犯龙鳞。

注释:

  1. 资善堂:位于大明宫内的一座殿堂。御筵:皇帝设宴待客的地方。尚书:官职名。刑部侍郎:官名。致仕:辞官退休。
  2. 都门:指京城的大门。车马动行尘:形容京城内外的车马往来,尘土飞扬。
  3. 华堂:华丽的殿堂。宠退臣:恩宠并让退位的大臣。
  4. 延阁:指宫廷中的殿堂。带经:携带经典书籍。为旧老:指成为前辈或资深者。
  5. 商山:山名。携杖:拿着手杖。作归人:像回家一样。
  6. 燕回:指燕子归来。天上:天上的意思。还侵晚:已经接近傍晚。
  7. 梦入:梦中进入。江南:地名。已见春:似乎看到春天到来。
  8. 遗弓:遗留下来的弓箭。泣陵土:哭泣在陵墓之上。
  9. 此生:这一生。无复:不再有。犯龙鳞:触犯帝王的威严或尊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受在大明宫的资善堂御筵上,被皇帝恩宠并让他退休。他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首联“都门车马动行尘,诏集华堂宠退臣。”描写了都门车马的繁忙和皇宫里的热闹景象。这里暗示了皇帝对李受的宠爱,使他得以在华堂中享受优待。
    颔联“延阁带经为旧老,商山携杖作归人。”则是表达了李受对于过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延阁、商山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追求。
    颈联“燕回天上还侵晚,梦入江南已见春。”则进一步描绘了李受的内心世界。燕子归来意味着季节的更替,而梦中进入江南则象征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尾联“曾抱遗弓泣陵土,此生无复犯龙鳞。”则是李受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曾抱着遗弓哭泣在陵墓之上,表示自己曾经的荣耀和地位已经消失殆尽。现在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这一切,再也没有机会去触犯皇帝的威严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李受的坎坷经历和对人生的无奈感叹。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人心的难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