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
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
庭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
壮图未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这首诗是王世贞为他的好友、工部尚书致仕的王懿敏公所写的挽词。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

王公在当年就以忠诚直言著称,他曾经上奏皇帝,提出许多关于国家大事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使国家安定繁荣。然而,尽管他的谏言已经提出,但是当时的皇帝却并不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反而对他的直言感到厌烦。这就像他手中的谏书,虽然他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是却已经被尘封起来,无法再发挥出它的作用了。

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

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金黄色的麦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丰收的象征,也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但是,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王公却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离去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夜晚的离别歌声,则更加让人感到悲伤和遗憾,因为它掩盖了玉笙的声音。

庭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

院子里的绿槐树已经老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只是在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摧残。而王公的手中,曾经握着一把长剑,这是他用来保护自己和国家的武器。但是,现在他却已经不再需要这把剑了,因为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壮图未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王公曾经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想要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他的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他的事业还未完成,他就已经去世了。从此以后,他将无法听到人们行走在道路上的声音,也无法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惋惜的结局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