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春霁荡妖氛,使驲重来路始分。
虽远长安初见日,渐亲冀北已瞻云。
东风未破胡天冻,芳草应连紫陌薰。
早晚旅魂还旧干,晨钟一到玉关闻。

注释:

就日馆:指诗人在长安的住处。

高原春霁荡妖氛,使驲重来路始分。

高原:即长安,古代帝王都城所在地。

春霁(jì):春天天气转晴。

霁,雨止天晴。

荡:清除、消除。

妖氛:这里指奸佞小人。

使驲(yù):使者所乘的车。

重:又。

初见日:指初到长安。

渐亲冀北已瞻云:逐渐接近冀州一带,并看到了那里的云彩。

冀北:指河北北部地区。

胡天:即边塞之天,北方的天空。

东风未破胡天冻:春风还未吹散边塞的寒冷。

东风:春风,此处借指朝廷之风。

破:吹散。

胡天冻:胡地天寒。

芳草应连紫陌薰:芳草应该长满通往紫宸的大道。

薰:香草,这里泛指花草树木。

紫陌:通往皇宫的大道。

早晚旅魂还旧干:早晚间旅人的魂魄会回到故土。

旅魂:旅人,行旅之人。

旧干:故乡的干枝。

晨钟一到玉关闻:当清晨的钟声传来时,就能听到从玉门关传来的号角声。

玉关:玉门关,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小方盘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旅途中的感受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和感受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诗人在长安的住处看到春天晴朗的天空下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感慨。颔联则进一步描写了他在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长安与冀州两地的景色,表达出他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忠诚。颈联则通过春风还未吹散边塞的寒冷以及芳草应该长满通往紫宸的大道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清晨钟声传来时,能够听到从玉门关传来的号角声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