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奔奔,岂不有邻。
子可闭门,亡羊不复。
去何自逐,身则非牧。
雾蒙蒙兮水漰漰,谓兄无行兮兄行。
不忍一失于邻而忍失厥身,虽然殒子之身兮,其亦如亡羊之邻。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倚楹操 其二:这是《诗经》中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可能是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心境或情感状态。
- 亡羊奔奔:意思是“亡羊”即失去羊群,“奔奔”即急忙奔走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焦虑和不安,就像羊群失去了一样。
- 岂不有邻:意思是“难道没有邻居吗?”这里的“邻”可能指的是周围的环境和人,表达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担忧。
- 子可闭门:意思是“你是否可以关上门呢?”这里的“子”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某个特定的个体,而“闭门”则意味着保守、封闭自己的心扉。
- 亡羊不复:意思是“失去的羊不会再回来”。这里的“不复”表示不能再回到原来的状态,强调了失去后无法挽回的事实。
- 去何自逐:意思是“去哪里才能找回呢?”这里的“何自逐”表示寻求找回的途径和方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找回丢失的东西的渴望和努力。
- 身则非牧:意思是“身体却不是用来放牧的”。这里的“非牧”表示不适合、不合适的意思,强调了身体的局限和束缚。
- 雾蒙蒙兮水漰漰:意思是“雾气蒙蒙一片,水流潺潺”。这里的“雾蒙蒙”形容天气阴暗,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水漰漰”则形容水流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
- 谓兄无行兮兄行:意思是“说你哥哥不仁义(行),其实你自己也做得不好”。这里的“兄无行”表示哥哥的不仁义行为;“兄行”则表示自己的行为与哥哥相反。
- 不忍一失于邻而忍失厥身:意思是“不忍一次失去邻里关系而忍失自己身体”。这里的“一失于邻”表示一次失去邻里关系;“而忍失厥身”表示又一次失去自己的身体。
- 虽然殒子之身兮:意思是“即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里的“殒子之身”表示牺牲自己的生命;“兮”是古代诗歌中的助词,用于句末表达感叹或感慨之情。
- 其亦如亡羊之邻:意思是“也许就像失去羊群附近的邻居一样”。这里的“亡羊之邻”表示失去羊群附近的邻居;“亦”表示同样的意思;“如”则是比喻连用的介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对于失去东西的遗憾和惋惜。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亡羊”、“闭门”、“雾蒙蒙”、“水漰漰”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的思考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