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疏雨逐斜风,三两归鸦暮霭中。
看到菊花无可看,一年秋事又成空。
【注释】
萧萧:风声。疏雨:稀落的细雨。逐斜风:随着偏西的风飘散。三两归鸦:指几只乌鸦在傍晚的雾中飞回。暮霭:黄昏的云气。看到菊花无可看:指眼前所见无物可赏。一年秋事又成空:一年秋天的事都白费了。
【赏析】
《观雨》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小雨”为题,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无常的认识和感慨。诗中的“小雨”、“斜风”、“归鸦”、“暮霭”,还有“菊花”“一年秋事”,都是自然景物,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萧萧疏雨逐斜风”,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总领。诗人从视觉的角度描绘出一幅画面:斜风细雨,潇潇洒洒地飘落;而这种天气,正是深秋时节。诗人用“萧萧”二字,既写出了风声,又写出了雨声,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细密纷扬的画面。
接下来两句,诗人把目光转向了“归鸦”。他看到的只是一些归巢的乌鸦罢了,它们在昏黄的暮霭中飞回。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写乌鸦,而是通过对乌鸦的观察,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归鸦”一词,既有实景之景,也有虚景之意。这里的“暮霭”二字,也与前面的“斜风”二字一样,既是实景,也是虚景。因为诗人并没有真正地看见那暮霭中的“归鸦”,而只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中听到的。所以,这里的“归鸦”二字,实际上还是诗人心中的一种感受,一种寄托。
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眼前的景象:“看到菊花无可看,一年秋事又成空。”诗人在这里所说的“菊花”,并不是真的在欣赏一朵菊花,而是指那些已经凋谢、无人观赏的菊花。这两句诗,诗人没有直接去描写菊花,而是通过“看到菊花”这个动作,来表现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受:一年之中,所有的美好时光都已经过去,只剩下这凋零的菊花还在苦苦等待春天的到来,而这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这首诗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萧萧疏雨”、“斜风”、“归鸦”、“暮霭”等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