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台阁有群英,赠别瑰与琼。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
出则学皋夔,独立称帝师。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柏观。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
- 前日:指的是前一天。
- 潘阆:一位著名的诗人或文人,可能与冯尊师的相遇有文学或艺术上的联系。
- 穷巷:偏僻、简陋的地方。
- 注释: 昨日拜访了潘阆,在一条荒凉的小巷里停下脚步。
-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 笋石:形容两块像笋一样直立的石头。
- 青苔:指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苔藓。
- 注释: 突然看到了两块直挺挺的石头,它们躺在青苔之上。
-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 云是冯尊师:用“云”字来形容,似乎在说这些石头仿佛是冯尊师留下的。
- 秋来:季节变换,秋天到来。
- 注释: 好像是冯尊师所为,因为秋天到了,他在这里留下了什么。
-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 今说:现在说。
- 东南行:向南和东方旅行。
- 坚乞诗:坚持请求写诗。
- 注释: 现在告诉我他要往东南方向走,还坚持要我帮他写诗。
-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
- 宋阁老:宋朝时期的官员。
- 又见:再次见到。
- 亦言:也说。
- 注释: 又见到了宋阁老,他也说你(冯尊师)非常好。
-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 天台山:中国浙江省的一个著名风景区。
- 长安道:长安古称西京,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意味着要离开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
- 注释: 想要去天台山旅行,就要告别长安的道路了。
- 台阁有群英,赠别瑰与琼。
- 台阁:古代指朝廷或皇宫。
- 群英:众多英才。
- 赠别:赠送。
- 瑰与琼:珍贵的礼物。
- 注释: 京城中有众多的英才,我为你准备了宝贵的礼物。
-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 琤然: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满怀袖:满心欢喜的样子。
- 注释: 这件事让人感到非常自豪和兴奋,充满了喜悦。
-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
- 安用:何需。
- 徵吾句:征召我的诗句。
- 吾道:我的诗歌之道。
- 方龃龉:正处于困境中。
- 注释: 我何需征召我的诗句,我的道路才刚刚遇到困难。
-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 老为八品官:年纪大了但仍然是一个八品的低级官员。
- 有山未能去:心中有着追求自然山水的愿望,却未能实现。
- 注释: 我已经是个八品的低级官员,但我内心向往着山水之间,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
- 束发:古代指十五岁时束头发为成人礼。
- 号男儿:自称男儿。
- 出处:进退出处,指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选择。
- 贵得宜:非常重要,必须妥善处理。
- 注释: 十五岁时束发为成人礼,作为一个男子汉,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以便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 出则学皋夔,独立称帝师。
- 出则学:外出时效仿。
- 皋夔:古代贤臣的代称,出自《诗经·大雅·荡》。
- 独立称帝师:能够独立承担起教育他人的角色,被尊称为帝王之师。
- 注释: 你外出时可以效仿皋夔,成为一个能独立承担教育责任的老师。
-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 处则同乔松:在隐居时如同乔木一样高洁。
- 决起如冥鸿:决起,指振翅高飞;冥鸿,传说中的一种鸟,传说它能在夜晚飞行。
- 注释: 你在家时可以像乔木一样高洁,振翅高飞时就像那夜行的冥鸿,自由自在。
-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 谁能似蚯蚓:谁能像蚯蚓那样在土壤中盘曲前行。
- 注释: 还有谁能像蚯蚓那样在土壤中默默耕耘,不为人知地奉献自己的一生呢?
-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
- 师行甚可羡:对于你的出行之旅非常羡慕。
- 云鹤无羁绊:云和鹤没有束缚,可以任意飞翔。
- 注释: 你出行的方式令人非常羡慕,像云和鹤一样没有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柏观。
- 为我持此诗:请帮我保留这首诗。
- 题于桐柏观:将这首诗题写在桐柏观这个地方。
- 注释: 我希望你能保存这首诗,并在桐柏观这个地方留下你的名字和这首诗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