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诗句如下: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译文为:太阳很明亮,让人害怕前路;陶渊明很高兴回到自己的故乡。可惜我得不到皇帝的赏赐,但是我依然喜欢菊花。虽然有好床和好椅子,却没有马车和马匹的喧嚣。谁是我的仆人呢?只有那个孩子在柴门前等着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首句“日密畏前境”,表达了对过去的畏惧和担忧。接着两句“渊明欣故园”,则转向对陶渊明的喜爱和怀念,因为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农村的宁静和田园的美景。
后两句“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却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失望。他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却无法实现。尽管如此,他还是对菊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它们能够陪伴他度过孤独的时光。
最后两句“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过一种没有车马喧嚣的生活,只有床和椅子相伴。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能让他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从对未来的担忧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再到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