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注释】
清:清明;陂(pī):水塘;哆:指堤坝。埭口:水闸口,也泛指水边;草垡(fá):指干草,捆成捆的草。
【赏析】
《月夜 二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组诗写于作者隐居鹿门山时,以山水之景抒写隐逸生活。前一首写山泉入清陂,月光洒满静谧小路;次一首写水闸旁的陂阴,要作者往西去;第三首写僮儿拥草为杖,又要东注江水。全诗写景工致细致,写情含蓄婉转,意境深远。
第一首,起句“山泉堕清陂”写泉水落入清澈的水塘中。“陂”通“陂”,“陂月”就是“月照水潭”。次句写月光洒在安静的小路上。三、四两句写自己对这美景的喜爱。“惜哉此佳境”,可惜自己没有遇到知音。“佳境”,美好的环境,这里指清泉流过的那片地方。“独赏无与晤”,只能独自欣赏而不能与人共享。“晤”,同“晤”,会面。
第二首,开篇“埭口哆陂阴”,写水闸口的堤坝遮住了陂上的月光。“埭”,指水闸,古代为了控制水流而建的一种建筑物。“哆”,指挡住、遮盖。“陂阴”指陂上边的阴影。这两句是说水闸口的堤坝遮住了陂上的月光。“要予水西去”,要求我往西去。“要”,强迫。这一句是说水闸口的堤坝遮住了陂上的月光,迫使作者往西去。这两句是说水闸口的堤坝遮住了陂上的月光,迫使作者往西去。这两句是说水闸口的堤坝遮住了陂上的月光,迫使作者往西去。
第三首,开篇“呼僮拥草垡”,是说叫僮儿拿着草把子来。“草垡”,草束。这两句是说叫僮儿拿着草把子来。“复使东南注”,又叫僮儿又让往东流。这两句是说叫僮儿拿着草把子来,又叫童儿又让往东流。这两句是说叫僮儿拿着草把子来,又叫童儿又让往东流。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同一个场景,但是每首的写法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第一首写得比较平实,第二首写得比较婉曲,第三首写得更加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