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驱九州逃,知力起经纶。
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
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
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
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道德虽避世,馀风回至尊。
嫡孽一朝正,留侯果知言。
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四皓二首》。下面是对每一行诗句的注释和赏析:
四皓二首其二
秦驱九州逃,知力起经纶。
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
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
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
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道德虽避世,馀风回至尊。
嫡孽一朝正,留侯果知言。
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注释:
- 秦驱九州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想要统治全国,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秦朝的短命)导致天下动荡不安。
- 知力起经纶:这里的“知力”可能是指智慧和力量的结合,而“经纶”指的是处理政务的策略或者计划。这句话表明秦始皇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始治理国家。
- 重利诱众策: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吸引人们为他服务。
- 颓然此四老:这四老指的是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他们在商山隐居,不愿意为官,但最终被秦始皇征召出山。
- 上友千载魂:这四位隐士虽然被征召,但他们选择保持自己的清高和节操,与历史上那些高尚的灵魂为伴。
- 采芝商山中:这里的“采芝”可能是说他们采集了商山的灵芝等草药,用来炼丹。
- 一视汉与秦:他们对待汉朝和秦朝的态度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 灵珠在泥沙:这里比喻道法自然,即使是最微小的东西也蕴含着大道的精粹。灵珠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灵珠子,是一种神秘的宝物,象征着道家的至高无上的智慧。
- 光景不可昏:意思是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但真正的真理和美好的事物是不会消失的。
- 道德虽避世:即使避开世俗的纷扰,仍然可以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
- 馀风回至尊:指这些道德品质的影响能够影响到皇帝,使其回归正道。
- 嫡孽一朝正:嫡系和嫡出的后代最终会走上正道,就像太子刘肥后来成为了汉朝的一位贤君。
- 留侯果知言:张良确实是一个深谙政治之道的人,他的言论和行动都证明了这一点。
- 出处但有礼: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只要遵守礼节,就能够取得成功。
- 废兴岂所存:不论国家是兴盛还是衰败,都不应该有所保留,应该积极应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商山四皓的高尚品质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同时,通过对比秦朝和汉朝的历史,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典故的运用,又有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王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