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经衲子乱如麻,心悟方能转法华。
待得莲花从口发,自牛车上觅三车。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念奴娇·听麟师诵经》。

原诗如下:

听麟师诵经,念经衲子乱如麻。心悟方能转法华,待得莲花从口发。自牛车上觅三车,一车载佛,一车载法,一车载僧伽。僧伽又须有上座,上座须有知客。知客复有持斋人。斋人又自有园夫,园夫又自有佃客,一色布衫蓝缕裙。三车两街两塔前,一时都作礼佛天。

注解与赏析:

  • 念经衲子乱如麻:指僧人念经时,衲子们如同乱麻一般聚集在一起。衲子,即和尚。乱如麻,形容他们念经时的混乱状态。
  • 心悟方能转法华:指只有当内心的觉悟达到一定境界时,才能理解并领悟佛法的精髓。法华,佛教中的一部经典,强调佛法的真谛。
  • 待得莲花从口发:指在修行过程中,最终能够像莲花一样从口中发出香气(即悟道),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 自牛车上觅三车:指在修行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就像在牛车上寻找三辆车一样,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 一车载佛,一车载法,一车载僧伽:指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分别承载佛陀的智慧、佛法的教导以及僧伽的戒律等。这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修行的完整体系。
  • 僧伽又须有上座,上座须有知客。知客复有持斋人。斋人又自有园夫,园夫又自有佃客:这几句话描述了修行中各个层次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僧伽,即僧侣群体。上座,即寺庙内的负责人或领导者。知客,负责接待宾客或传达信息的人。持斋人,负责管理斋饭的人。园夫,负责管理园林的人员。佃客,指被雇来耕作农田的人员。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修行团体内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画面。
  • 一色布衫蓝缕裙:指僧人穿着朴素的衣物,体现了他们的谦逊和简朴的生活态度。
  • 三车两街两塔前,一时都作礼佛天:指在寺庙内外,可以看到三辆牛车、街道两旁的石塔以及众多虔诚的信徒。他们此时都在为佛祖祈福,共同营造出一片祥和的礼佛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