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佛非仙,亦非儒者。
硉硉矹矹,名满天下。
孰貌其真,非真非假。
读东坡诗,乃识此画。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非佛非仙,亦非儒者。
- 注释:这表达了李伯时(北宋著名的画家)既不是佛教、道教也不是儒家的圣人。
- 译文:他不是宗教中的任何一神,也没有成为儒家学派的圣贤。
- 硉硉矹矹,名满天下。
- 注释:硉硉矹矹形容其才华出众,名声远播至全世界。
- 译文:他的才华和技艺闻名遐迩,声誉遍布天下。
- 孰貌其真,非真非假。
- 注释:谁能够真正看到其真实的面貌?他既不是纯粹的真实,也并非虚假。
- 译文:谁能看清他的真实面貌?他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虚假的。
- 读东坡诗,乃识此画。
- 注释:通过阅读苏轼(宋代文学家、诗人)的作品,人们才能认识并理解这幅画的意义。
- 译文:只有通过阅读苏轼的诗歌作品,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李伯时的画作所表达的内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李伯时画赞的评论。它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形式,不仅赞美了李伯时的非凡才华和独特风格,还表达了一种对艺术超越语言和表象的理解。
首句“非佛非仙,亦非儒者”强调了作者对李伯时超脱于宗教和哲学框架的认识,指出他在艺术领域达到了一个高度自由的境界。接下来的三句,通过描绘他的才华与名气,进一步突出了他在绘画上的卓越成就。
最后一句“读东坡诗,乃识此画”则是一种智慧的领悟,意味着李伯时的画作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通过阅读苏轼的诗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李伯时的画作。
这首诗是对李伯时及其画作的极高评价,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艺术深度理解和欣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