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心斋有素规,棱棱风骨太清奇。
残书断帖人争宝,谁识先生愧禄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不动心斋有素规 - 描述了潘默成(潘岳,字安仁)的住所或居所被称为“不动心斋”,这反映了他的品德和生活态度。潘岳被认为在道德和行为上非常自律,不因外界诱惑而动摇,故称其居所为“不动心斋”。
- 注释:“不动心斋”是潘岳的居所或书斋的名称,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自律的生活方式。
- 棱棱风骨太清奇 - 形容潘岳的气质独特,如同锋利的棱角一般,既刚直又不失温和。
- 注释:“棱棱风骨”形容潘岳的气质如锐利的棱角,既刚强又不失柔和,展现出他独特的个性。
- 残书断帖人争宝 - 描绘了潘岳生前留下的珍贵书籍和书画作品,吸引了许多人争相收藏,成为珍贵的宝物。
- 注释:“残书断帖”指的是潘岳生前创作的珍贵书籍和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因其艺术价值而受到人们的珍视。
- 谁识先生愧禄诗 - 表达了对潘岳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世人对他清廉自守、不以富贵为志的误解和批评。
- 注释:“先生愧禄诗”意指世人常以潘岳身为官时所获得的俸禄为傲,却不知潘岳其实以廉洁自持、不贪名利为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潘岳生活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潘岳以其非凡的才情和崇高的道德品质闻名于世,但他并不因此而贪图权力或财富,而是保持着一颗淡泊明志的心。诗中的“不动心斋有素规”和“棱棱风骨太清奇”两句,不仅描绘了潘岳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也反映出诗人对其品德的高度赞赏。同时,通过“残书断帖人争宝”这一细节描写,诗人进一步突出了潘岳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潘岳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最后一句“谁识先生愧禄诗”,则表达了对潘岳清贫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揭示了世人对潘岳评价的误区,即他们只看到了他在仕途上的得失,却忽略了他在文学和道德上的卓越成就。整首诗既赞美了潘岳的高洁品质,也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