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恨常无辨,须防辨有魔。
易生人我见,恐为记持多。
弄巧它生怨,藏锋性自和。
辨心休辨口,方信是娄罗。

【注释】

①辨:指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辩才,即善于辩论。②魔:比喻邪恶的小人。③生:通“伸”,产生。④记:记载。⑤娄罗: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这里借指口舌多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口才好却心术不正者的诗。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和精警的概括指出那些能言善辩而心术不正的人,其口舌巧如利刃,锋利无比,足以伤人害己。

首句“莫恨常无辨”,意谓不要因没有辩才而怨恨自己。这一句是说,不要抱怨自己没有能力,因为有能力并不一定就有道德;要警惕那些有辩才却怀有不良用心的人。

次句“须防辨有魔”,意为要提防那些有辩才却心怀鬼胎的人,他们往往在言辞上故作高深,迷惑人,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三、四句“易生人我见,恐为记持多”意思是容易让人生出猜忌之心,担心别人记挂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两句进一步揭露了那些口若悬河之人的本质。他们之所以能说出许多道理,并不是真正懂得什么道理,而是善于用花言巧语来蒙骗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五、六句“弄巧它生怨,藏锋性自和”是全诗的警句。玩弄诡辩之术会招来祸患,所以不要轻易耍嘴皮子;锋芒太露容易伤到别人,所以要收敛锋芒,保持内心的平和。这里的“它”、“自”都是双关的意思,既指对方,也指自己。

尾联“辨心休辨口”,意思是不要只凭一张利嘴去判断别人的是非,因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不能仅仅通过言语来判断。这里的“辨心”是指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看是否诚实善良。

这首诗通过对那些口才好但心术不正的人的讽刺,告诫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分辨人的品性,不要被那些擅长辞令的人所蒙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