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
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
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
天生胡汉族类异,古无汉女为胡姬。
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
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
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
此生失意甘远去,此心恋旧终怀归。
胡天惨淡气候别,风沙四面吹穹庐。
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汉代和亲政策的诗歌,通过对明妃出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亲政策的质疑和批判。
我们来看第一句“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这里的关键词是“掖庭”和“国色”,分别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宫女和她们的美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明妃在皇宫中是出了名的美女,但没想到她被派到边疆去和亲时,君主对她的容貌一无所知。这里的“不意”表示出乎意料,说明君主对这位明妃的美貌并没有预期,这是对和亲政策的一种讽刺。
第二句“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这里的关键词是“欲行”、“未行”、“惊惋”和“画史”。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明妃即将出发去和亲时,她感到惊讶和惋惜,因为画史将她的美貌描绘成丑恶的样子。这里的“惊惋”表示惊讶和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画史评价的不满。
第三句“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这里的关键词是“约言”、“已定”、“毡车”和“单于”。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达成了和亲的协议,就不能再后悔了。这位明妃将会乘坐毡车前往边疆和亲。这里的“单于”是匈奴的首领,表示这位明妃将要嫁给一个外族的首领。
接下来的几句都是对和亲政策的进一步讽刺和批评,包括“天生胡汉族类异,古无汉女为胡姬。” “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 “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此生失意甘远去,此心恋旧终怀归。”“胡天惨淡气候别,风沙四面吹穹庐。”“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这些诗句通过对比、讽刺和比喻等手法,揭示了和亲政策的本质和危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政策的强烈反对和批判。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对明妃出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亲政策的质疑和批判。诗人认为,和亲政策是一种牺牲女性利益、破坏国家主权的行为,应该予以否定和抵制。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