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走边遽,虎符出精兵。
壮士卷甲起,骨肉送之行。
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
关山杀气缠,寒日无晶明。
箭落紫塞雕,马裂黄河冰。
岂畏虏骑多,只忧将权轻。
阃外不中制,一贤当长城。
鼓行渡沙碛,愿勒燕然铭。

【译文】

紧急军情传报,朝廷命令发兵。

勇士们迅速卷起铠甲,亲人送他们出征。

击筑之声哀婉悲切,斟满酒杯频频举杯。

关山之间杀气腾腾,寒日之下不见光辉。

箭矢射中紫塞雕,战马踏裂黄河冰。

岂止是怕敌骑众多,只担忧将军权位不重。

阃外之事不能制衡,一位贤臣可当长城。

大军行进沙碛之地,愿将此战刻在燕然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边塞诗中的佳品,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边地将士的英勇无畏、豪迈气概和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既体现了边塞诗的典型特征,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羽檄走边遽,虎符出精兵”。羽檄是一种紧急文书,用来传递军情;虎符则是皇帝颁发给将领的凭证,用以调遣军队。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形势的紧迫性,以及朝廷为了应对战事而迅速调动军队的决心。

颔联“壮士卷甲起,骨肉送此行”。“壮士”指的是勇士,这里指那些准备出征的士兵。他们的家人也为他们送行,表现出对家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勇敢面对。

颈联“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击筑是一种古代乐器,用来奏乐;挈榼则是提着酒壶。这两句诗描绘了士兵们在出征前的音乐与美酒相伴的场景,虽然充满了离别的悲伤,但也流露出士兵们的豪迈与乐观。

尾联“关山杀气缠,寒日无晶明”。“关山”泛指边关和高山,这里形容战场的残酷与荒凉;“晶明”是明亮的意思,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阳光被乌云遮挡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环境的恶劣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箭落紫塞雕,马裂黄河冰。”紫塞雕是一种珍贵的战鸟,这里象征着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黄河冰则是指黄河上的冰层,这里暗示了战争的艰难与严酷。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表达了战士们为保卫国家而英勇战斗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豪迈气概和对祖国的忠诚。同时,它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和深刻反思,使得《出塞曲》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