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日方中,为民破重昏。
既蚀复光融,孔孟道益尊。
古礼今则亡,陈编意犹存。
饮燕用觥筹,荐享羞羔豚。
瞿昙何为者,髡首徒实繁。
不饮非畏义,不杀非知仁。
举世昏不悟,跣足行荆榛。
胎祸产妖幻,与佛岐又分。
俗愚有挂误,吏议多深文。
怒言必溢恶,疑似恐不根。
黔首亦何罪,可悯不可嗔。
大道若返古,怪说难眩民。
帝居虎豹守,此语谁扣阍。
诗句翻译与注释- 沿檄如蒲圻讯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诗悯之:沿着檄文如同蒲圻去询问民间那些吃菜事魔的人,并写诗来怜悯他们。
- 檄文:古代一种官方文书
- 蒲圻:地方名
- 讯民:询问民众
- 食菜事魔者:指迷信的人
- 三代日方中,为民破重昏: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时候太阳正好在天空中心,为民众带来了困扰和混乱。
-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 日方中:太阳正好在天空中心
- 为民破重昏:给民众带来困扰和混乱
- 既蚀复光融,孔孟道益尊:太阳的蚀变后又重新明亮起来,孔子和孟子的教导更加受到尊重。
- 既蚀复光融:太阳的蚀变后又重新明亮起来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
- 道益尊:教导更受尊重
- 古礼今则亡,陈编意犹存:古代的礼仪已经消失,但仍然保存在陈编之中。
- 古礼:古代的礼仪
- 今则亡:现在已经没有了
- 陈编:古代的书籍
- 意犹存:仍然存在
- 饮燕用觥筹,荐享羞羔豚:宴饮时使用酒杯和筷子,祭祀时用羊肉和猪肉。
- 饮燕:宴饮
- 觥筹:酒杯和筷子
- 荐享:祭祀
- 羞羔豚:用羊肉和猪肉献祭
- 瞿昙何为者,髡首徒实繁:瞿昙是释迦牟尼的名字,他为什么还要剃头呢?头发被剃光的人很多。
- 瞿昙:释迦牟尼的名字
- 何为者:为什么这么做
- 髡首:剃光头发
- 徒实繁:有很多
- 不饮非畏义,不杀非知仁:不去喝酒不是因为怕得罪人,不杀人不是因为知道仁义。
- 畏义:害怕得罪人
- 知仁:知道仁义
- 举世昏不悟,跣足行荆榛:整个社会都处于混乱状态,人们却不知道醒悟,赤脚走在荆棘丛生的地方。
- 举世昏:整个社会都处于混乱状态
- 跣足行荆榛:赤脚走在荆棘丛生的地方
- 胎祸产妖幻,与佛岐又分:胎儿遭受灾难,生产出妖魔鬼怪的幻影,这与佛教相悖。
- 胎祸:胎儿遭受灾难
- 妖幻:妖魔鬼怪的幻影
- 与佛岐又分:这与佛教相悖
- 俗愚有挂误,吏议多深文:庸俗的愚昧之人常常犯错误,官员们议论往往有很多不必要的复杂条款。
- 俗愚:庸俗的愚昧之人
- 挂误:犯错误
- 吏议:官员们的议论
- 多深文:有很多不必要的复杂条款
- 怒言必溢恶,疑似恐不根:愤怒的话语必然充满恶意,怀疑的事情恐怕没有根据。
- 怒言:愤怒的话语
- 溢恶:充满恶意
- 疑似:可能的怀疑
- 恐不根:可能没有根据
- 黔首亦何罪,可悯不可嗔:平民百姓有什么罪过呢?可惜的是我们不能生气,而应该去同情他们。
- 黔首:平民百姓
- 何罪:有什么罪过
- 可悯:值得同情
- 不可嗔:不能生气
- 大道若返古,怪说难眩民:大道就像回到了古代一样,那些奇怪的学说很难迷惑民众。
- 大道:指真正的道理
- 若返古:像回到古代一样
- 怪说:奇怪的学说
- 难眩民:难以迷惑民众
- 帝居虎豹守,此语谁扣阍:皇帝住在虎豹守卫的地方,这些话是谁敢于上殿责问的?
- 帝居:指的是皇帝的住处
- 虎豹守:像老虎和豹子守卫的地方
- 此语:指前面的话
- 谁扣阍:是谁敢于上殿责问的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的忧虑以及对于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社会状况,以及对一些现象(如迷信、官吏滥权等)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