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点缀深浅红,溪山二月春融融。
琴堂清晓气葱郁,蹑凫此日来仙翁。
姓名已久书绛阙,骨相元自居纱笼。
君王厚下为保障,郎宿垂光临一同。
两行吏立薄冰上,四境人行明镜中。
三年妙手巧制锦,藉甚治声闻九重。
桃李阴边共歌舞,劝君饮尽玻璃钟。
着鞭由此登要路,推毂岂必由诸公。
未教曳履侍文石,亦合峨豸乘花骢。
中堂朱绂映彩服,瑶池无日无春风。
摩挲铜狄阅人世,何止他年方两瞳。
陈宰生日
花枝点缀深浅红,溪山二月春融融。
琴堂清晓气葱郁,蹑凫此日来仙翁。
姓名已久书绛阙,骨相元自居纱笼。
君王厚下为保障,郎宿垂光临一同。
两行吏立薄冰上,四境人行明镜中。
三年妙手巧制锦,藉甚治声闻九重。
桃李阴边共歌舞,劝君饮尽玻璃钟。
着鞭由此登要路,推毂岂必由诸公。
未教曳履侍文石,亦合峨豸乘花骢。
中堂朱绂映彩服,瑶池无日无春风。
摩挲铜狄阅人世,何止他年方两瞳。
注释:
陈宰:指陈尧咨,字寿卿,北宋政治家、诗人,曾任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花枝:指梅花。
溪山:指山水。
二月:指春天。
琴堂:指陈尧咨的住所或官邸。
清晓:清晨。
蹑凫(dié fú):踏着凫(一种水鸟),比喻游赏。
书绛(jiang)阙:指被皇帝任命。绛是红色,此处用作动词用,意为任命。
骨相:指骨骼的形状和相貌。
纱笼:指纱帐,古代用以遮蔽日光的布帘。
君王:指皇帝。
厚下为保障:对某人给予优厚的待遇,以示保护。
郎宿垂光临一同:指陈尧咨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两行吏:指官吏们。
薄冰:比喻局势危急或形势艰难。
四境人行明镜中:形容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妙手:指有高超技艺的人的手。
籍甚:极好的意思。
中堂:指朝堂、朝廷。
朱绂:红色的系带,代指官服。
瑶池: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此处借指美好的环境或境界。
摩挲(suo):用手抚摸。
摩挲铜狄:即摩挲铜兽,指抚摸铜兽以纪念或祈福。
方:当。
两瞳:指眼睛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陈宰生日的诗。全诗以赞美的口吻,歌颂了陈宰的才华与地位,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敬意和期望。
首句“花枝点缀深浅红”,描绘了春天里花朵盛开的景象,色彩鲜艳,生动形象。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诗人转而描述陈宰的住所或官邸,“琴堂清晓气葱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这里的琴堂,不仅是陈宰居住的地方,更象征着其高尚的品质和才华。
第三句“蹑凫此日来仙翁”,进一步描绘了陈宰的到来,仿佛是一位神仙降临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这一句既表现了陈宰的地位尊贵,也表达了作者对陈宰的敬仰之情。
随后,诗人转入对陈宰个人特质的描述。“姓名已久书绛阙,骨相元自居纱笼”,这两句赞颂了陈宰的才华与智慧。绛阙,指的是皇宫,喻指尊贵的地位;纱笼,则暗示陈宰的谦逊低调。这两句既赞美了他的才智过人和品格高雅,也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厚的敬意。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陈宰所处的时代背景。“君王厚下为保障,郎宿垂光临一同”,这两句强调了国家对陈宰的重视和信任。君王的厚待和提拔,让陈宰得以施展才华,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这既是对陈宰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的认可。
接下来几句中,诗人描述了陈宰的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两行吏立薄冰上”,描绘了一幅官场中的忙碌场景;“四境人行明镜中”,则描绘了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两句既展现了陈宰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诗人还通过描写陈宰的生活情趣,进一步赞美了他的人格魅力。“三年妙手巧制锦,藉甚治声闻九重”,这两句赞美了陈宰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才能。他的锦绣之作不仅美观大方,更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足以传遍九重天界。同时,这句也表达了作者对陈宰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提及陈宰的生日庆祝活动。“桃李阴边共歌舞,劝君饮尽玻璃钟”,这两句描绘了陈宰与朋友欢聚一堂的场景,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的气氛。同时,“劝君饮尽玻璃钟”也暗示了陈宰的豪爽和热情,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整首诗以赞美的口吻,歌颂了陈宰的才华与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深厚的敬意和期望。通过对陈宰生日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才情出众、德才兼备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