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惊老眼,见此千丈松。
门如翟廷尉,人愧王沂公。
骊珠损佳惠,衰迟岂宜蒙。
三复不能已,一室生清风。

王炎的《和董叔重韵》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与个人感慨相结合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诗句释义
  • 秀色惊老眼:形容美丽的景色使老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感到惊讶。
  • 见此千丈松:看到这高耸入云的松树。
  • 门如翟廷尉:比喻门庭如同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一样显赫。
  • 人愧王沂公:自感不如宋代著名宰相王沂公(字沂公)贤能。
  • 骊珠损佳惠:比喻宝贵的珍珠因损失而减少了光彩。
  • 衰迟岂宜蒙:衰老的人怎能蒙受这样的恩泽?
  • 三复不能已:多次阅读仍感不满足。
  • 一室生清风:整个房间充满了清新的氛围。
  1. 译文
    王炎在这首诗中赞美了自然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前辈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千丈松”和“翟廷尉”的门庭象征着高贵和尊严,而“王沂公”则代表了智慧和才能。王炎通过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美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知识和德才的追求。

  2. 赏析

  • 主题表达:王炎的《和董叔重韵》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它更是对人生、时间和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前辈的敬仰。
  • 艺术特点: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品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王炎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层次感。
  • 历史文化背景:王炎的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德行和自然美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王炎的《和董叔重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人物品质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前辈的敬仰,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知识和道德的宝贵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