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风雨已秋容,惨澹斜阳湿晚红。
长忆蘋风过归雁,更思烟浪拍垂虹。
未应堂上烛能灭,所愿樽中酒不空。
卷雪楼前卸帆日,却从天际望吴中。

注释:

不多风雨已秋容,惨澹斜阳湿晚红。

长忆蘋风过归雁,更思烟浪拍垂虹。

未应堂上烛能灭,所愿樽中酒不空。

卷雪楼前卸帆日,却从天际望吴中。

赏析:
首联“不多风雨已秋容,惨澹斜阳湿晚红”,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秋天的风雨已经过去,但秋天的色彩依然鲜明。夕阳洒下的余晖让晚红花显得更加鲜艳,而雨水则让它们显得更加暗淡。这是对秋天景色的直接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颔联“长忆蘋风过归雁,更思烟浪拍垂虹”。诗人回忆起了秋风和归雁的景象,又想到了江上的烟雾和波浪拍打着桥梁的景象。这里的“蘋风”指的是秋风,而“归雁”则是指南飞的大雁。诗人通过这两幅画面,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未应堂上烛能灭,所愿樽中酒不空”。诗人希望他的堂上的蜡烛能够燃烧到尽头,但他更希望他的酒杯中的美酒永远不会被喝光。这里的“烛”和“酒”都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分别代表了他的愿望和期待。

尾联“卷雪楼前卸帆日,却从天际望吴中”。诗人在卷雪楼上看到了日落的景象,并想象自己正在从天际远眺吴中。这里的“卷雪楼”是诗人的居所,而“吴中”则是诗人的故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再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烛”和“酒”作为自己的愿望和期待的象征,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