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箔,二百箔,千百箔,遍村落。
官绢不厌厚,私绢不厌薄。
婆看蚕,婆看蚕,蒲桶荷包共作田,晚豅秋秋风摇稻髯。

【注释】

山水友:指隐居山林的隐士。余辞:我的话。婆看蚕:妇女观看养蚕。百箔:指一百张丝织品,泛指丝织品。二百箔:指二百张丝织品。千百箔:指成百上千张丝织品。遍村落:遍及乡村。官绢:公家给官员们的丝织品。私绢:私人给官吏的丝织品。不厌厚:不喜欢太薄。蒲桶荷包:指用蒲草编织的篮子和用荷叶编成的口袋。共作田:一起种田。晚豅:晚上收割稻子。秋风:秋天的风吹动着稻穗。摇稻髯:使稻茎随风摇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情趣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通过“婆看蚕”等细节刻画出勤劳、朴实、乐观的农民形象,表现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由衷的敬意之情。

前四句写农家女们辛勤地在田间劳作,为丰收而忙碌。第五句以公家的丝绸比私家的丝绸质地更厚,暗示农民们希望官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后两句写妇女们共同在田地里劳作,晚上还收工回家,她们把收获的庄稼捆扎起来,挂在屋檐下晾干,等待出售。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明快,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