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不挟,雕不劂,各忀徉,毋獝狨。
一愁扯花裂,二愁踏花折。
鹘嘲,鹘嘲,相呼窃脂并博劳,同寻念佛婆罗巢。
【注释】
山,指鹰。鹘嘲,即鹰嘲,指鹰的叫声。
“鹘不挟”三句是说:鹰不会挟持,雕不会雕刻,它们都悠游自在,不去追逐那些被人们认为珍贵的东西。这里的“忀徉”(chán yāng)是悠闲的意思,意为“悠然自得”。
“一愁扯花裂”,意思是说:当鹰在天空中盘旋时,忽然间一阵狂风将树枝折断,把树上的花吹落下来,鹰见此情景,会发出一声凄厉的哀鸣。
“二愁踏花折”,意思是说:另一次,鹰在飞翔时不慎踩到了飘落的花瓣,也会发出一声哀鸣,以示惋惜。
这两处“相呼”和“窃脂并博劳”,都是说鹰们相互呼唤着、一起嬉戏的情景。“相呼”即相互呼唤,“窃脂并博劳”是指鹰群在空中自由地翱翔,有时还会互相追逐嬉戏。这里的“并博劳”是形容鹰们欢快嬉戏的样子。
“同寻念佛婆罗巢”,意思是说:在寻找栖息之地的时候,鹰们会一起寻找那些有佛像装饰的巢穴,因为那里可能有美味的食物,也更有利于鹰们休息和觅食。这里的“念佛婆罗巢”是指一些有佛教装饰的鸟类巢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群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时而发出凄厉的哀鸣,时而发出欢快的嬉戏声。诗中的“鹃”指的是鹰,“雕”指的是雕,这两种鸟儿在诗歌中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象。其中,“鹘不挟”三句是对鹰的自由精神的赞美;“一愁扯花裂”和“二愁踏花折”则描绘了鹰在飞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幸遭遇;而“相呼窃脂并博劳”和“同寻念佛婆罗巢”则表现了鹰们相互关爱、共同生活的和谐景象。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鹰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现象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