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前日在端平,我以为兄不敢名。
若使去非观此疏,须饶幼学作难兄。

注释:

去非:指张孝祥。

前日:指王伯都写奏疏的时间。

端平:宋代宁宗年号,1194—1206。

兄:指作者自己。

幼学:指张孝祥。

难兄:指张孝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张孝祥的。诗中表达了对张氏兄弟情深义重的情感以及对其才学的钦佩。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其一

去除非是前日在端平,我以为兄不敢名。
若使去非观此疏,须饶幼学作难兄。

注释:
去非:指张孝祥。
前日:指王伯都写奏疏的时间。
端平:宋代宁宗年号,1194—1206。
兄:《诗经·邶风·燕燕》中有“胡不比兮?胡不归兮?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这里的“兄”指的是兄长,即妻子所嫁的男人。在这里,作者借“兄”表示对张孝祥的敬称。
幼学:指张孝祥。在古时候,称呼年轻的读书人常常用“幼学”这个词。
难兄:指张孝祥。因为张孝祥年轻有为,所以作者说他是“难兄”。

译文:
王伯都是前日在端平写的奏疏,我认为张孝祥不敢称他的名字。如果让张孝祥看到这份奏疏,我就要称赞他是难兄难弟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张孝祥的深厚友谊和对他的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