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退在盛年,高卧看儿戏。
我行拜二公,颜面傥无愧。
作诗欠硬语,呈似贤昆季。
谨勿示他人,恐为吾党累。

【注】简复斋:陈师道号。子表夫:苏轼号。

勇退:指陈师道在46岁(1093年)主动辞去了徐州知州一职,后隐居齐安(今安徽桐城)简福。盛年:壮年。高卧:以高枕自适为对,即高卧不起。儿戏:儿女嬉戏,喻指政事。“我行拜二公”句:苏轼、陈师道都曾任徐州知府。颜面:有脸面。

作诗欠硬语:作诗缺少雄浑刚健的气魄。

昆季:兄弟。贤昆季:贤良的兄弟。

谨勿示他人:谨慎不要告诉其他的人。

【注释】《东坡志林》:苏轼于1093年任徐州知州时,陈师道曾致书苏轼,请求调往湖州,并说:“某虽不肖,而敢以死生之交为请。”苏轼乃从其意,改调为湖州长史。后陈师道又上书言事,被降职为处士,闲居简福。1095年,陈师道又上书朝廷,乞归田里,于是再次出仕,任徐州教授。1112年,陈师道病逝。

【译文】

我在盛年时就毅然辞职,高卧山林看儿子嬉戏。

我前往拜见两位大贤人,他们如果知道我的名望,就不会无地自容。

我做诗缺乏豪放的气势,只好把它送给我的贤良兄弟。

请你一定要保守这个秘密,千万不要把它泄露出去,否则会连累到我们同乡。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陈师道的酬唱之作。词中赞扬了陈师道晚年仍能保持清高的节操,以及他那种“不作惊人语”的诗风。

上片第一句写陈师道在壮年时主动辞官隐居,下旬则写他的晚节高洁。“勇退”二字点明其“在盛年”,突出其勇于退隐。“高卧”两句写他在退隐后的生活状态。“卧看儿嬉”表明他已不再参与政务,而是专心于家庭生活,以悠闲自适的生活来打发时光。

下片首三句赞颂陈师道人品高尚,为人正直。“我行拜二公”一句,既表明自己也曾出任地方官员,又暗示陈师道的清廉高洁;“颜面傥无愧”更是直接称赞陈师道的人格操守。“作诗欠硬语”一句,则是委婉批评陈师道的诗歌风格。“贤昆季”一句,则明确表示对他的敬仰之情。末句则嘱咐友人要保守秘密。

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厚,体现了词人的高尚情操和坦荡胸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