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初见着斑衣,一束纤纤玉未肥。
试捧银笙按工尺,听君一曲阮郎归。
【注释】
笋指:竹笋的尖儿。
春来初见着斑衣,一束纤纤玉未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竹笋刚刚露出地面,细长的枝干上还挂着点点绿衣,显得娇嫩而生机盎然,仿佛刚从水中拔出,身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还未完全长大。
试捧银笙按工尺,听君一曲阮郎归:我试着拿着银制的乐器,轻轻地吹奏起《工尺谱》,唱出了《阮郎归》这首曲子。”阮郎”是指晋代阮咸,字隐居,他擅长弹琴,常在月夜中弹琴,所以后人称他为”阮郎”,这里用来泛指音乐演奏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春天相遇时所作的一首词。诗中通过描写初春时节小竹笋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与友人共度良辰美景的愉快心情。
首句”春来初见着斑衣,一束纤纤玉未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小竹笋刚刚露头的娇嫩模样:它身上的绿色外衣尚未完全褪去,如同穿着一件薄薄的纱衣;而它的枝干则还带着水珠,显得十分柔弱。这样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竹笋的娇嫩和生机勃勃的特点。
诗人用”试捧银笙按工尺”一句过渡到第二句”听君一曲阮郎归”,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和期待。在这里,“银笙”象征着清脆悦耳的音符,代表着音乐的美好和高雅。而“一曲阮郎归”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阮,其音色优美动听,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艺术之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