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文房相与俱,管城偏是一豪儒。
自从乞得珊瑚枕,还有周公梦也无。
【注释】:
野庵(wài’ān)分题:在野的庵堂中分题。
笔架:用来插笔的架子。
四友:这里指四种文房用具,即笔、墨、纸、砚。
管城:指毛笔,因毛笔是用羊毫做的,所以叫“管城”。
一豪儒:一位大儒。
乞得:讨来。
有周公梦也无:意思是说,自从有了这珊瑚枕,周公梦周公之乐就再也没有了。
周公(姬旦):周朝初年政治家、思想家,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曾制礼作乐,为西周文化奠定了基础。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友人求得珊瑚枕后生活变化的感慨。
首联“四友文房相与俱,管城偏是一豪儒。”诗人用典,点出文房四宝,并指出毛笔中的管城笔,是文人学士所必备之物。诗人以毛笔自比,暗喻自己的才学和气节,突出自己是一位大儒。
颔联“自从乞得珊瑚枕,还有周公梦也无。”诗人以梦境的变化暗示朋友的生活变化。从这两句可以看出,友人得到珊瑚枕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尾联“自从乞得珊瑚枕,还有周公梦也无”一句更是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祝福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认为,虽然友人得到了珍贵的珊瑚枕,但是失去了周公之乐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因此,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这难得的机遇,不要沉迷于物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