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秀多士,照乘辉连城。
夫君挺奇瑞,梯栈来神京。
殿前策三道,光焰摩九精。
甲科雄鹭序,四海驰文名。
一朝坐璧水,缓辔登蓬瀛。
二年作铨总,谈笑流品清。
陛对本故事,中间俄一鸣。
黼座固色喜,无乃群邪惊。
堂堂颇牧论,万古追家声。
胡为忽掉头,解组寻归程。
帝曰邛笮民,抚字宜烦卿。
汝其下膏泽,癯瘠均丰盈。
上方宝环赐,迟汝襦裤氓。
承平二千石,倚任谁云轻。
况复近乡井,正昼锦方荣。
过家仍上冢,钲鼓喧双旌。
男儿贵行志,岂俟腰金横。
风云傥际会,衮绣居槐庭。
别酒置客邸,伊嗟未忍倾。
所嗟君子外,何独伤离情。

【注释】

岷峨:即岷山,在今四川西部,峨眉山在四川省。

照乘辉连城:形容人才众多,像光辉照耀着一座城池一样。

夫君:对人的敬称,此处指冯圆中。

奇瑞:贤良的才能。

梯栈:指官道、仕途。

殿前策三道:指皇帝面前三次陈奏国家大事。

光焰摩九精:意思是光芒万丈,直冲九霄。

甲科雄鹭序:指科举考试高中,名落雁序,比喻才学超群。

四海驰文名:指名声传遍四方。

一朝:不久,一夕之间。

缓辔登蓬瀛:指辞官归隐,登上蓬莱仙境。

二年作铨总:两年任吏部尚书,总领选拔官员之事。

陛对本故事:皇帝召见大臣,讨论国事。

中间俄一鸣:指在朝廷上突然被重用。

黼座固色喜:指皇帝面露喜悦之色。

无乃群邪惊:恐怕会惊动了邪恶之人。

堂堂颇牧论: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人称武侯)的治蜀政策。

胡为忽掉头,解组寻归程:为什么忽然改变了主意,辞去官职回家去了。

邛笮民:指四川的老百姓。

汝其下膏泽:《尚书·大禹谟》云:“惟士为能,若金在砺,若饥在褐。”

迟汝襦裤氓:希望你不要成为穿布衣的人。

上方宝环赐,迟汝襦裤氓:皇上给你赏赐,希望你不要成为穿布衣的人。

二千石:指县令,古时以俸禄高低为官职等级,二千石是较高的官职。

倚任谁云轻:谁能说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况复近乡井,正昼锦方荣:更何况你离家不远,正当你扬名天下的时候。

过家仍上冢:去外地还不忘祭祀祖先。

钲鼓喧双旌:指车马喧哗,旌旗招展。

男儿贵行志,岂俟腰金横:男子汉应当有远大的志向,何必要等待腰缠万贯呢?

衮绣居槐庭:比喻高官显位,身居朝廷。

别酒置客邸,伊嗟未忍倾:饯别酒摆好了,但舍不得喝,不忍离别。

所嗟君子外,何独伤离情:只是你在外面,为何只伤心离别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送别的对象定为冯圆中,从他的身份地位、才华品德等方面写起,最后又写到他的出处去向和自己的感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感情由浓转厚,意境由浅入深。

首句“岷峨秀多士”中的岷峨,是指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这两句的意思是四川出了很多贤才。接着写这些人才被皇帝赏识,他们像光辉照耀着一座城池一样。

次句“照乘辉连城”,意思是这些人如同光辉照射着一座城池一样,辉映得连城也黯然失色。其中“照”、“辉”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人才出众,犹如光辉照耀着一座城池一样。

第三句“夫君挺奇瑞”,意思是他们的才能如同瑞气一样出众。“奇瑞”,“瑞气”,都是吉祥之气,这里用来形容他们的才能出众,犹如瑞气一般。

第四句“梯栈来神京”中的神京,指的是京城长安(今西安)。意思是他们就像从官道上来一样,来到了京城长安。这里的“梯栈”一词,既指官道,也指仕途,用来形容他们仕途得意,一路高升。

第五句“殿前策三道”,意思是他们到了殿前,为皇帝陈奏了三件大事。其中“策”字,既指陈述意见,也指推荐人才,用来形容他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第六句“光焰摩九精”,意思是他们的光彩直冲九霄。其中“摩”字,意为冲击、冲刷,用来形容他们的才能无比强大,足以冲刷九天。

第七句“甲科雄鹭序”,意思是他们在科举考试中高中,名落雁序。这里的“甲科”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雄鹭序”指的是名落雁序,意味着他们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

第八句“四海驰文名”,意思是他们的名声传遍了四海。这里的“驰”字,意为传播、流播,用来形容他们的名声迅速传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第九句“一朝坐璧水”,意思是他们很快就被皇帝任命为重要职位,坐上了高位之水。其中的“坐”,指担任官职,“璧水”指的是高官显职。

第十句“缓辔登蓬瀛”,意思是他们很快便辞官归隐,登上了蓬莱仙境。这里的“缓辔”指慢走,表示他们没有贪恋功名利禄之意。

第十一句“二年作铨总”,意思是他们在朝廷任职两年,总揽官吏任免之事。这里的“铨总”指的是吏部尚书,负责官吏任免工作。

第十二句“谈笑流品清”,意思是他们在朝廷上谈笑风生,使得朝中风气清新向上。这里的“流品”指朝中风气,“谈笑”指的是他们与群臣之间的交往,用来形容他们能够通过言谈举止影响朝政风气。

第十三句“陛对本故事”,意思是他们曾经在皇帝面前多次陈奏国家大事。这里的“陛对”指皇帝召见大臣议事,“本故事”指他们曾经在皇帝面前多次陈奏国家大事。

第十四句“中间俄一鸣”,意思是在朝廷上突然被重用。这里的“俄”字,意为忽然、突然。

第十五句“黼座固色喜”,意思是皇帝面露喜悦之色。这里的“黼座”指的是皇帝座位上的绣花,“固色喜”意为皇帝面露喜悦之色,用来形容他们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第十六句“无乃群邪惊”,意思是恐怕会惊动了邪恶之人。这里的“无乃”意为或许、恐怕,“群邪”指的是邪恶之人,用来形容他们可能会引起皇帝身边的一些小人的忌惮和嫉妒。

第十七句“堂堂颇牧论”,意思是他治理四川的措施如同诸葛亮当年治蜀时一样高明。这里的“堂堂”指高大、威武的样子,“颇牧”指的是诸葛亮,用来形容他治理四川的措施如同当年诸葛亮治理四川时一样高明。

第十八句“胡为忽掉头”,意思是为什么忽然改变了主意,辞去官职回家去了。这里的“胡为”指的是为什么,“掉头”意指改变计划或决心。

第十九句“解组寻归程”,意思是辞去官职回家去了。这里的“解组”指的是辞职回乡,“归程”指的是回乡的路上。

第二十句“二年作铨总”,意思是他在朝廷任职两年,总揽官吏任免之事。这里的“二年”表示时间跨度较长,而“作铨总”则表明他在朝廷上负责人事任免事务。

第二十一句“陛对本故事”,意思是他曾经在皇帝面前多次陈奏国家大事。这里的“陛对”是指皇帝召见大臣议事,而“本故事”指的是他们以前在皇帝面前多次陈奏国家大事的经历。

第二十二句“中间俄一鸣”,意思是在朝廷上突然被重用。这里的“中间”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内,而“一鸣”则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内突然得到了重用。

第二十三句“黼座固色喜”,意思是皇帝面露喜悦之色。这里的“黼座”指的是皇帝座位上的绣花,而“固色喜”则意味着皇帝面露喜悦之色。

第二十四句“无乃群邪惊”,意思是恐怕会惊动了邪恶之人。这里的“无乃”意为或许、恐怕,而“群邪”则指的是邪恶之人。

第二十五句“堂堂颇牧论”,意思是他治理四川的措施如同诸葛亮当年治理四川时一样高明。这里的“堂堂”指高大、威武的样子,而“颇牧”指的是诸葛亮,用来形容他治理四川的措施如同当年诸葛亮治理四川时一样高明。

第二十六句“胡为忽掉头”,意思是为什么忽然改变了主意,辞去官职回家去了。这里的“胡为”指的是为什么,而“忽掉头”则意味着突然决定离开原来的职务回到家乡。

第二十七句“解组寻归程”,意思是辞去官职回家去了。这里的“解组”指的是辞去官职回乡,而“归程”则意味着回家的路上。

第二十八句“二年作铨总”,意思是他在朝廷任职两年,总揽官吏任免之事。这里的“二年”表示时间跨度较长,而“作铨总”则表明他在朝廷上负责人事任免事务。

第二十九句“陛对本故事”,表达了他在皇帝面前多次陈奏国家大事的经历。这里的“陛对”是指皇帝召集大臣议事,而“本故事”则表示他们曾经在皇帝面前多次陈奏国家大事的经历。

第三十句“中间俄一鸣”,表示在朝廷上突然被重用。这里的“中间”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内,而“一鸣”则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内突然得到了重用。

第三十一句“黼座固色喜”,表达了皇帝面露喜悦之色的情感。这里的“黼座”指的是皇帝座位上的绣花,而“固色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