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注释】
舟次崇德:在崇福县境内,故城即今福建莆田县城。
水国逢春梅未见:水乡春天来临时,梅花尚未开放。水国,指江乡、溪边。
山城到午雾犹深:中午时分的山城,云雾缭绕。山城,指山区城镇。到,接近。
地名不记维舟问:因不知地名,便去询问船夫。维,通“桅”,船上悬挂的绳索。
酒味曾谙入巷寻:曾,已经。谙,了解。入,进。巷,市街。
泛宅浮家何日了:泛宅,泛家,指漂泊不定。
庄头栽竹已成阴:庄头,村口。成阴,指竹子茂盛,遮阴成片。阴,阴暗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流寓于福建莆田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客居异乡、年老体衰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写诗人年老体衰,厌倦了漂泊的生活,只想在家中安度余生。客里,指客居他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颔联“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写诗人在江边的水国地区,虽然到了春天,但梅花还未开放;而到了山城的中午时分,仍然笼罩着厚厚的雾气。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迷茫,以及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颈联“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写诗人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地名,所以向船夫询问;而曾经品尝过的酒的味道,却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尾联“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写诗人想要回到故乡,却不知道何时能够实现;而如今,他只能在庄头栽种的竹子下度过余生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