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
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

塞上 其一

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首句“节物正防秋”,点明时节为秋季,此时正是戍守边疆的重要时期,诗人的心情应是紧张而严肃的。次句“关山落叶稠”,描绘了秋天关山之上满目疮痍的景象,落叶之多暗示了战争的残酷。这里的“稠”字用得极为传神,形容了战火纷飞、草木皆兵的悲凉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三、四句“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则进一步描写了边关的环境。“霜风”指的是凛冽的寒风,“壮金鼓”则形容战场上的喧嚣与紧张。“雾气湿旌裘”,则描绘了雾气蒙蒙的场景,使旌旗显得更加沉重。这两句通过声音、色彩和气息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边关战场的壮丽与凄凉。

最后两句“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虽然已经竭尽全力去防御,但战争似乎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焦虑和不安。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尾联“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班定远”是指汉代名将陈汤曾以笔代剑斩杀郅支单于的故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文才出众却无用武之地的遗憾。“弃笔取封侯”则是说诗人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才华,转而投身于功名利禄之中。这种转变可能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也可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边塞风光的美丽与荒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